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宜君新闻 > 正文

道德模范 榜样力量 铜川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人选公示

来源:商洛日报 2016-10-3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道德模范(39人)

(按姓氏首字母排名)

(一)助人为乐(10)

陈凯,男,1976年2月生,市地税局干部。第一届铜川助人为乐好人。多年来,积极为患病家庭、贫困学生募集善款126万元,个人累计捐款1.8万元。2016年3月4日,在西安出差时将倒在公交站牌下的田新民老人救起,及时送回家中。5月16日,组建了“搭把手”志愿者服务支队。作为宣传志愿者,在《陕西日报》等媒体刊发慈善、文明建设等稿件(图片)269篇。

程富川,男,1944年11月生,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村民。2016年3月31日,74岁的他在村口捡到一个黑色钱包,发现里面有现金、惠农卡和票据。此后,他四处打听失主,几经辗转,终于将钱包归还给了失主张先生。张先生从宜君赶到王家砭村,得知程富川的生活并不富裕时,当即拿出1000元钱感谢,被他拒绝了。

侯涛,男,1982年9月生,印台区城关街道办个体户。从2015年6月起,每周一早9:00至10:30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剪发。2016年,把环卫工人也纳入其中,并从3月起,每月2号停业,带领全体员工为印台区敬老院的老人义务理发。现在,已为印台区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义务理发5000余人次。

黄新,男,1976年1月生,铜川市宇华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驾驶员。2014年7月3日晚7时,路遇病重晕倒的外来务工者段明旭,将其送往医院治疗。2015年1月14日,救助一位滑倒摔伤的老人。3月26日,将被撞倒的七旬老人送往医院救治。9月14日,帮助受伤失忆老人寻找家人。10年的哥生涯,黄新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事迹多次见诸报端。

李友谊,男,1963年8月生,耀州区地下水工作队队长。2015年被评为“中国好人”。他身残志坚,组建助残自愿者队伍,为贫困家庭及残疾人子女上学资助14.6万元。2014年以来,连续3年坚持慰问残疾人120人次,发放慰问金近2万元。建立了铜川市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聘用残疾人43名,带动25户残疾人发展了蔬菜、养殖等产业,脱贫致富。

汪全现,男,1981年1月生,陕西全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22岁组建包工队,成立公司。现在,每年组织50多户家庭经济困难的村民在自己公司务工,年收入四五万元以上。几乎从不拖欠村民工资,总是一分不少的按月付清。得知村里要修下山的水泥路后,个人捐款5万元。

王小英,女,1963年4月生,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副队长。14年来,她坚持无偿献血。2006年,成为全市第一位捐献机采血小板的女性。2013年6月,加入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截止目前,捐献全血3600ml,机采血小板47个治疗量,有献血证20多本,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3次。无偿献血的同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张军锋,男,1960年6月生,宜君县宜阳街道办事处干部。2008年,他在牛家庄村任驻村干部时得知黄伟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艰难,开始帮扶。他像对待亲孩子般呵护黄伟,为其买新衣服,给生活费,接到自已家里吃喝,经常鼓励他努力上进。9年来,个人资助数万元,争取社会资助4万余元,先进事迹被《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赵立,男,1926年11月生,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退休干部。他人在西安,心系家乡教育事业。2010年、2012年,先后捐款1万元和2000元为母校购买教学器具。2014年,出资4万元为阿姑社小学捐建文化长廊。2015年,为母校捐赠价值1.6万元的新校服171套。由于右手不能提笔,他经常用左手为母校师生写信,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心系桑梓的情怀令人感动。

周建林,男,1962年9月生,铜川众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理。从商以来,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从不拖欠工人工资,以口碑赢得市场。2015年8月,捐资2万元帮助贫困学生。10月,出资2.8万元为印台区金锁小学师生安装净水器。2016年,先后向新区明德小学、宜君彭镇中小学捐赠价值3万余元的书籍和体育活动用品。

(二)见义勇为(3)

耿武,男,1990年9月生,宜君县中小企业促进局职工。刘慧芳,女,1992年2月生,宜君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辅警。

2015年12月13日晚,耿武、刘慧芳在川口发现一辆小轿车侧翻在高速路旁的水沟里,两人立即下车救助伤员。后来,又帮着将伤员抬上救护车,送往矿医院救治,并帮忙办理住院手续,一直忙到凌晨1点多才离开。

韩贵翔,男,1984年9月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二大队辅警。2016年3月12日下午,休假中的韩贵翔听到有人喊“抓贼”,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追上正在逃跑的犯罪嫌疑人。21日,中央电视台播出《陕西铜川:女子等车财物被盗下班民警见义勇为》的实时新闻,陕西第一新闻、《人民公安报》等近50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转载,大家称赞韩贵翔为“奔跑哥”。

王伟东,男,1968年6月生,宜君县国税局干部。2015年被评为“陕西好人”。1995年冬,王伟东发现战友家楼上一户人家发生火灾,破门而入,和战友一起将大火扑灭。2007年5月,在县城附近水库发现一名小女孩落水,跳进水里将她救上岸,直到确认孩子安全后才离开。

(三)诚实守信(4)

董龙弟,男,1953年5月生,浙江温州人,现居宜君。他弹棉花手艺好,从不在秤上坑人。收钱时,总想着为顾客省下路费。碰到经济条件差的顾客,还赔钱做生意。有次,看到一位村民背来的棉花只有一半能用,便将店里的棉花免费为其添上。他还经常替顾客保管落在店里的财物,及时归还。

侯江川,男,1988年12月生,陕西惠风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始终以“诚信经营,质量为先”为信念。2015年中秋节前,坚持将一批价值3万元的无生产日期的月饼退货。多次退还顾客落在店里的钱包、银行卡等物品。2013年至2015年,先后为教育和慈善事业捐款达20余万元。

王海军,男,1977年4月生,陕西易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14年,王海军投资500万元成立了铜川绿之盾征信有限公司。近3年来,公司投入10万余元承办、协办了40余场“诚信大讲堂”宣讲活动,提高了企业和行业人员的征信意识。在诚信经营的同时,王海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帮扶困难家庭和学生。

王战明,男,1973年5月生,铜川市王府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04年夏,全国“盐荒”,王战明坚持按原价销售,赢得顾客信赖。2008年,成立绿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免费提供种鸡、养殖技术,热心社会公益,为雅安地震捐款2000元。节假日经常看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四)敬业奉献(11)

黄岱,男,1967年11月生,市公交公司客车大修厂汽车保修工。2014年春节前,陕B9610车因故障停运,黄岱维修小组连续十多小时冰雪作业,完成抢修任务。2015年3月,陕B32622车出现故障,黄岱翻阅大量资料查找原因,抢修成功。2016年春节前,陕B26993车因故障停运,黄岱维修小组加班加点3天,完成抢修任务。27年来,黄岱10多次荣获厂“优秀保修工”荣誉称号。

焦宏彦,男,1975年4月生,新区保洁绿化公司经理。2010年以来,公司承担了新区20条、共56万平米新建城市道路的保洁工作和新区部分市政绿化工程和绿化管护工作。在绿化工程实施过程中,焦宏彦和公司职工始终坚持“信誉第一,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严格管理,规范施工,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绿化任务,提升了新区的绿化档次和绿化效果。

马营军,男,回族,1978年4月生,铜川市中心血站职工。1998年10月,国家全面推行无偿献血制度。他主动请求承担无偿献血宣传工作,骑着自行车、背着宣传资料下单位、进社区,每天骑行百余里。个人多年坚持无偿献血。2009年工作时突发性心梗,病情好转后再次投身献血工作。2016年,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的输血工作。

任喜云,女,1963年6月生,耀州区城鑫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保洁员。全国优秀环卫工人。第一届铜川敬业奉献好人。每天,从凌晨5点到晚上10点,任喜云都在忙着清扫和维护街道卫生。十几年如一日,从没因个人原因请过一天假。由于她负责的街道始终干净、整洁,被区政府确定为卫生保洁示范街。

万来胜,男,1958年8月生,耀州区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上班42年来,坚守采访一线,先后创作大量新闻稿件。近年,每年在区级电视台播发稿件200条以上,连续3年均有稿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虎河群众急盼电》《取暖费已免病房依然温暖》《耀州2.3万人领到养老保险金》等新闻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王满盈,男,1965年3月生,铜川市一中教师。第一届铜川市敬业奉献好人。2005年,他一人承担18个班的地理课教学,期末考试后,在办公室通宵批改1000多份试卷。女儿因病住院期间,从未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学生冯学宇烫伤,他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夜里趴在床边陪护。学生梁静雅成绩下滑,他耐心开导,在生活上照顾,帮其顺利考上了大学。

王生辉,男,1974年12月生,宜君县中医医院副院长。2013年3月的一天,凌晨1点,他扔下年幼的孩子一人在家,赶回医院抢救一位心脏病患者,使其脱离了危险。2016年1月,组织科室医护人员为困难患者捐款850元。从医18年,不断摸索和积累临床经验,撰写了《舒张性心力衰竭88例临床观察》等论文,成为县中医院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文升运,男,1963年4月生,新区文家中学教师。第一届铜川市敬业奉献好人。2005年冬,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在做完腿骨折手术后,拄着拐杖走上讲台坚持教学。多年来,所带政治课在全市九年级模考中及格率和入围率位居新区六所中学前列。教学之余,承担学校印刷工作,多年来经手印刷的纸张重达27吨,为学校节约资料印制费等3万元。

肖丁全,男,1974年5月生,印台区东坡邮政支局投递员。第一届铜川市敬业奉献好人。每年暑假,总是及时把高考录取通知书送到每位考生手中。除了帮退休老人订送报纸,还常帮他们写信发信;为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缴电话费、买日常用品。23年来,他在投递工作中从未发生一起误投、漏投邮件现象,先后骑坏四辆自行车和三辆摩托车,出色地完成了投递业务。

薛保利,男,1966年3月生,耀州公安分局永安路派出所所长。2014年6月,通过调查、查阅陈旧户籍档案,为宋彩侠办理年龄变更,使其享受到高龄补贴。2015年5月,经过月余走访,将在手机店实施盗窃的嫌疑人抓获。在孙思邈纪念馆筹备期间和耀州古城建设规划中,带领全所民警深入拆迁户家中做工作,使全市重点项目工程和古城改建工作顺利进行。

袁旭宏,男,1968年10月生,印台区农村信用联社职工。在金锁信用社、肖家堡信用社工作期间,带领员工身背干粮、业务票据跑村串户清收贷款,吸收存款。在三里洞分社时,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入门串户宣传,吸纳存款。在联社保卫部期间,把人防、物防、技防、消防相结合,每月对基层20个营业网点进行安全检查和巡查,严格履行岗位职责。

(五)孝老爱亲(11)

范粉先,女,1967年3月生,宜君县五里镇银贡村村民。第一届铜川市孝老爱亲好人。丈夫二爸田长海,现年76岁,无儿无女,患有脑瘫,生活无法自理。三年来,范粉先和丈夫一起精心照顾他。每次做好饭,先端给二爸吃。农忙时节,从不耽误二爸的一日三餐,为他勤换尿不湿,勤换衣物床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美德。

韩小军,男,1971年12月生,市工信局办公室干部。2011年,岳母患脑梗、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韩小军带她四处诊治。2012年,岳父患晚期肺癌。此后两年,韩小军带他寻医治疗,侍奉身边。2013年,岳父去世不久,妻子又查出肝癌晚期,韩小军再次踏上寻医治病之路。妻子离世后,他独自扛起了抚养幼女、赡养老人的重担。

刘启政,男,1943年4月生,新区正阳路办事处新城村村民。2011年,他将92岁高龄、患有脑萎缩、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接到身边照顾,给她喂饭、喂水、喂药。天晴用轮椅推母亲到屋外晒太阳。冬天每晚睡前为母亲泡脚。为使母亲的老年性痴呆症得到延缓,经常和母亲聊天,使她心情愉快。现在在他的带动下,孝老之风在沮河社区日益浓厚。

沈爱兰,女,1973年10月生,耀州区瑶曲镇聂家河村民。第一届铜川市孝老爱亲好人。2004年,丈夫意外受伤导致残疾,沈爱兰每天帮他按摩、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要照顾病在炕上的婆婆,料理繁重的家务。2012年冬,公公摔断了腿,家里借钱为他做了手术。在沈爱兰的照顾下,公公慢慢好起来。如今,沈爱兰已撑着这个贫病交困的家度过了10个年头。

唐天玉,男,1955年3月生,新区正阳路街道办秦岭社区居民。从2009年至今,唐天玉一直照顾着老母亲。母亲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瘫痪在床,经常把排泄物抹得到处都是。每次,他都及时为母亲擦洗身体、更换干净衣裤和床单被褥、打扫房间。在他的精心照管下,母亲精神好多了。在照顾母亲之前,唐天玉照顾岳母16年,直到她2008年因病去世。

王春艳,女,1971年8月生,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办南村村民。2009年,公公脑梗,瘫痪在床。次年,瘫痪的婆婆患上白内障。王春艳精心照顾两个久病在床的老人,一年四季为他们烧炕,有时一顿饭要做好几次。老人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后,经常大小便失禁,她端屎端尿,为他们清洁、按摩身体。除了照顾公婆,王春艳还照管着叔公,经常为其洗衣、做饭。

辛大海,男,1946年11月生,宜君县五里镇银贡村村民。第一届铜川市孝老爱亲好人。1991年,妻子去世后,辛大海成了瘫痪儿子的“贴身保姆”。每天帮他穿衣洗漱,抱着上厕所,推出门散心。每天夜里,都要起来三、四次照顾。30年来,除了劳累住院的几天由女儿照顾儿子外,辛大海常年照顾着儿子。虽然和儿子的日子很艰辛,可是他从未放弃过。

徐清伍,男,1951年10月生,耀州区孙塬镇孙塬村村民。第一届铜川市孝老爱亲好人。2004年秋,妻子脑溢血瘫痪,他端屎倒尿,精心照顾了8年。2012年,妻子去世后,80多岁的老“母亲”和两个“儿子”跟徐清伍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他仍义无反顾地照顾着他们。2008年,“母亲”在耀州区医院治病期间,徐清伍买饭送水,日夜照料,就像亲儿子一样。

薛云映,女,1959年11月生,耀州区瑶曲镇贾曲河村民。第一届铜川市孝老爱亲好人。30年前,丈夫徐朝学由于意外事故瘫痪。薛云映到处借钱为他看病。多年来,她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照顾丈夫和家人上,种粮种菜,养鸡养羊,忙完家里忙地里,送走了老人,养大了儿女,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丈夫,被瑶曲镇评为首届道德模范,受到表彰奖励。

阎保臣,男,1958年6月生,王益区苍村双龙社区办公室主任。22年来,他和妻子一直照顾着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姐,承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劳累和痛苦,从没一句怨言。早晨,一个买菜做饭,一个照顾姐姐,叠被、洗漱、端吃端喝。中午,不管单位多忙,都要赶回家给妻姐做饭。在他们的照料下,妻姐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好。

朱宏斌,男,1955年3月生,王益区桃园街道办光明社区居民。2011年11月,妻子突发脑溢血瘫痪后,生活不能自理,自身患病的朱宏斌承担起照顾她的重任。为防止妻子长期卧床肌肉僵硬、萎缩,他自学按摩手法为妻子按摩。五年来,由于夜里担心妻子,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现在,妻子既不会说话也不能动弹,他仍不离不弃地照顾着她。

提名奖(21人)

(按姓氏首字母排名)

(一)助人为乐(4)

薄采里,男,1972年11月生,市出租汽车公司出租车司机,第一届铜川市助人为乐好人。作为“雷锋车队”一员,他10多年坚持爱心送考,免费接送考生数百人。一次,北京来的乘客下车时将装有重要合同的手提包落在车上。薄采里发现后赶回汽车站将提包归还失主。他热心公益,经常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多次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带头捐资助学。

李俊花,女,1944年11月生,新区正阳路街道办秦岭社区居民。第一届铜川市助人为乐好人。2004年、2005年,3次缴纳特殊党费2200元。积极参加社区各种公益活动,帮助邻居们解决生活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地做好事。2015年,70多岁的她不顾身体劳累为消防官兵缝制鞋垫。2016年春节前夕,亲手缝制100双鞋垫送到铜川市消防支队官兵手中。

路鑫莉,女,2000年6月生,印台区泰山中学学生。小学三年级时,年仅9岁的路鑫莉主动帮助班里身体残疾的杨兰同学,课间搀她上厕所,上学、放学送她回家。上初中后,为了继续照顾杨兰,路鑫莉选择和她上同一所学校,仍然每天放学送她回家,风雨无阻地照顾她7年。

岳春艳,女,1964年5月生,耀州区关庄中学教师。第一届铜川市助人为乐好人。学生朱某,家庭贫困,岳老师带他到区疾病防控中心检查身体,买新衣服,每周给他零花钱。学生刘某,家贫自卑,岳老师负担了他的一切费用,经常开导他。学生韩某自残,岳老师承担起他的日常花费和心理治疗工作。从教35年来,她扎根山区,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山里的孩子们。

(二)见义勇为(4)

李玉锋,男,1963年2月生,耀州区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科长。2015年被评为第一届铜川市见义勇为好人。2014年3月25日,李玉锋和同事在聂家河拐弯处遇到一起车祸,连忙将伤势严重的年轻司机送往瑶曲镇医院。瑶曲镇医院医疗条件不够,他又将伤者送往下石节矿医院,最后转送至矿医院。直到受伤司机脱离生命危险后,他才和同事悄然离开。

刘绚,女,1990年8月生,耀州区信用联社大堂经理。2015年12月27日上午11时许,一名中年男子走进耀州区联社北新街信用社服务大厅,拿刀顶在正在值班的刘绚脖子上,恐吓柜员将钱交出来。危急时刻,刘绚趁歹徒不备,转身将刀夺下扔进柜台窗口,保护了国家财物,用行动体现了金融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

张成娃,男,1978年11月生,耀州区关庄镇安王村村民。2015年1月9日,村民边志龙家发生火灾,他患有精神病且行走不便的女儿被困在家里。其时,正在为村民修电路的张成娃闻讯赶来,从墙头翻进院子,将边志龙的女儿背到院里安全的地方。大火扑灭后,张成娃脸被熏黑了,衣角烧没了,鞋子烧坏了。他的义举,受到村民们的称赞。

张亮,男,1985年6月生,铜川矿业公司玉华煤矿保卫科护矿队职工。2015年2月6日,玉华矿北风井生活区后山起火,张亮报警后和同事赶往现场救火。控制住边缘火势后,张亮不顾旁人劝阻,拿着铁锨一直在火边挖隔离带,衣服烧破了,腿烫伤了,他也不肯休息,最终带领同事们会同煤矿救护队等扑灭了大火。

(三)诚实守信(2)

丁明超,男,1979年6月生,新区玉皇庄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16年春节前夕,丁明超的农家乐收入仅够维持日常周转,远远不够为供货商结货款和为员工发工资。为了让供货商和员工过好年,丁明超四处筹集资金,赶在年底放假前结清了所有货款和员工工资,赢得供货商和员工的高度信任。

王志亮,男,1955年1月生,宜君县哭泉镇南塔村村民。王志亮做生意重信誉。在货物里发现装有现金、银行卡和身份班的钱包,四处打听失主,及时归还。在批发商算错帐少收货款后,立即打电话说明情况,补付货款。在村里照顾五保户张金成,义务打扫村道、剪树、拨草、清理垃圾,受到村民好评。

(四)敬业奉献(5)

李富强,男,1971年7月生,新区城建监察大队副中队长。2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城建监察第一线,奔波在大街小巷,劝导商家依法经营,上门给拆迁户做工作。创卫期间,在深夜路面巡查、凌晨整改督办等工作中,勇挑重担。2015年,带领队员拆除私搭乱建建筑物8000余平米,查处规划、国土违法案件30余起,有力地打击了破坏城市环境的行为。

李普,男,1976年4月生,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矿综采队工长。在工作中总结出整套一次采全高大型综采设备维护保养技术,保障了矿井原煤的高产、稳产。2013、2014年连续两年创出渭北地区首家一次采全高大型综采设备不升井安全高效搬家倒面的新纪录。多次被公司、煤矿评为“明星班长”称号。

田惠龙,男,1977年3月生,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2011至2014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新区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三等功。在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工作6年来,年均起草各类讲话、汇报、发言180多份,撰写各类会议纪要100多份。调研撰写《加快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6年来,年均加班150天以上,从未休过年休假。

马玉鹏,男,1973年3月生,宜君县国有太安林场马场管护站站长。27年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巡山、护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为防止不法分子偷树,经常夜里进林巡查,在山上蹲守整晚。2006年3月,扑灭山火时头发、眉毛烧焦了,衣服裤子烧烂了,手上、身上全是血泡和划痕,累得瘫倒在地仍忍着伤痛熬夜守火场。工作以来,从未在家过过一个春节。

王彩凤,女,1968年11月生,铜川矿务局一中教师。24年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及数学教学工作,教学成绩显著。2000年,为了照顾班里家庭困难的学生,经常叫他们到家里改善伙食,直到高考结束。2008年高考前夕,积极帮扶因亲人去世情绪不稳的学生李菲,使其顺利考入大学。多年来,用自已并不宽裕的工资先后资助10多名学生完成高中和大学学业。

(五)孝老爱亲(6)

曹新娟,女,1979年1月生,耀州区天宝路街道办塔坡社区居民。2009年,丈夫突发脑溢血昏迷了50多天,出院后全身瘫痪,失去自理能力。多年来,曹新娟一直精心照顾着他。为了让丈夫尽快康复,她在家中自制简易“双杠”,帮助丈夫坚持做康复训练。丈夫病倒后,她到处做钟点工,赚钱养家。

吕玲玲,女,1965年8月生,铜川市社会福利院医护股股长。30年来,她一直坚守在福利院医护工作的岗位上,为救治重病的童印花,她带孩子辗转新区、西安治疗,成功地为她做了手术。凌晨四点,带徐敬才老人去交大二附院看病。多年来,她不辞辛苦,精心照顾院里的老人和孩子们,默默地奉献着。

王亮亮,女,1976年10月生,印台区城关街道办北街社区居民。2008年,公公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生活不能自理。8年来,她精心照顾公公,洗衣做饭,喂饭喂水,洗漱护理。不管多贵的药,都省吃俭用给公公买回来。还特意买来电视机替公公解闷,孝顺老人的行为深受村民好评。

王春梅,女,1975年2月生,宜君县云梦乡南古村村民。婚后,公公、婆婆体弱多病,王春梅一直精心伺候。公公因病去世后,丈夫外出务工,她又挑起照顾婆婆的重担。夏天,为婆婆擦清凉油消腿肿。冬天,将饭菜放在热水盆内保温,一口口喂老人,从没叫过苦和累。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温喜娥,女,1971年5月生,宜君县云梦乡中心小学教师。2001年冬,父亲感冒咳嗽、流鼻血,温喜娥叫上大夫步行10多里雪路赶到父亲家。父亲住院,她守护在床前,几天几夜没合眼。公公不愿和儿女同住,她和丈夫筹钱为他盖了新房。2008年以来,每年都要接公公到城里过年。多年来,温喜娥对父母和公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受到人们的称赞。

肖玉明,男,1979年9月生,宜君县国税局纪检组长。2009年除夕,母亲突患急性重症胰腺炎住院,肖玉明陪院治疗,为母亲端屎端尿。治疗关键阶段,每天医药费高达五千多元。3年间,母亲两次大病住院,肖玉明花光积蓄,还欠下20多万元外债。他借债为母亲治病的举动,受到人们的称赞。

新闻推荐

商洛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获省政府表彰

本报讯(记者吴洋凯)“十二五”期间,全市各级公共机构把节约能源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陕西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以高度的责任...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道德模范 榜样力量 铜川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人选公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