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建设中,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不断深化“信用普惠”的内涵和外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缓解贫困地区融资难问题,是信用助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和途径。
系统制定相关制度,健全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框架。成立铜川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关于推进铜川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铜川市农户信用信息综合评级系统管理制度》、《关于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广运用农户信用信息综合评级系统的方案》、《关于设立农户综合信用信息中心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形成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各方参与、服务社会的工作模式,搭建多方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
着力打通信用建设与金融支持的对接点,充分发挥信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设立县级农户综合信用信息中心,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农户建档立卡和信用等级评定;引导金融机构设计推出符合当地实际的信用信贷产品,有效缓解因担保抵押物不足而无法获得信贷支持的突出问题;引导涉农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用评级结果,实施评级结果差别化信贷政策,提高信用评级在贷款授信方面的应用率,营造信用就是信贷的正向激励氛围;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建设,开展信用村评定,加大对贫困户、低信用等级个体支持力度等,努力提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重点突出对贫困户的信用关爱,加速探索贫困户信用重建机制。针对有发展生产意愿的贫困户,探索构建“优惠+谅解+救济”一整套信用重建机制。“优惠机制”旨在引导金融机构为贫困户开通便捷“绿色信贷”渠道;“谅解机制”旨在针对有征信不良记录但欠款已还清的贫困户,引导金融机构重塑信贷流程,开通“普惠信贷”渠道;“救济机制”旨在针对因非主观恶意致使贷款无法归还的贫困户,进行二次评级授信,引导金融机构开通“特惠信贷”渠道,并建立担保基金,帮助其发展生产早日归还欠款重获信用。
不断加大征信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可得性。以建设与农村信用体系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为目标,立足农村地区征信服务获得相对不足的实际,围绕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征信宣传等建设“乡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并在已建成的“惠农支付服务点”加载征信服务功能,形成征信服务实体网络体系,通过培训服务站点人员,使其能够帮助当地农户通过互联网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并采集农户综合信用信息。
探索构建“宜君指数”,健全完善贫困县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估建设。采取“人民银行主导+地方政府配合”的方式,结合CSE评估和第三方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建立能够反映贫困县区金融生态环境情况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赋值创设“宜君指数”,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效果反映和决策参考。
通过前期探索与实践,宜君县经济金融主要指标持续向好,截止2016年9月末,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分别达到9.86%、37.54%;农户金融需求可得性有所提升,主要涉农金融机构推出十几款金融信贷产品;良好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形成,社会信用环境得到培育,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意愿显著增强。
新闻推荐
君县城关第二小学五年级(1)班 杨政毅 诚信,即诚实守信也。一说起诚信,我相信,许多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如果没有
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五年级(1)班杨政毅诚信,即诚实守信也。一说起诚信,我相信,许多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诚信,你将会没有朋友,甚至会失去更多东西。说诚信是金子吧,诚信可以换来金子,但,金子却买不...
宜君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宜君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