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刘冲深入云梦乡与群众亲切交谈
????县长曹全虎在哭泉镇走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副县长朱伟(左二)深入彭镇仙马渠村调研产业扶贫
????全县204户特困户“交钥匙工程”10月中旬交付入住
????当初的贫困村(焦寨)如今焕然一新
????益丰源公司核桃托管队
这个秋天,一双双熟悉而有力的手让宜君全县61个贫困村的11148名贫困老乡的心再次温暖———2015年起,27名县级领导、30个中省市级包扶部门、134个县级部门、1356名党员干部已落实行动,对确定的贫困群众开展“一对一”包扶。按照县级领导入户率不低于10%、乡镇党政正职和党委副书记入户率各不低于30%的要求,确保县乡干部入户随机抽、不重复。每户入户时间不少于1小时,走访邻居不少于3户,精准锁定贫困对象,做到贫困群众每户一纸质清单、一电子影像档案、一脱贫方案,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县镇有数据库,确保扶贫对象核准核实、脱贫销号有据可查。全面落实了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包抓贫困村,包扶单位与贫困户“一对一”包扶“两个全覆盖”。
这是宜君县委、县政府“十二五”收官之年挥出的一记脱贫攻坚重拳。
扶贫重拳频出,是为了兑现庄严承诺:到2018年底,实现全县1114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贫困县摘帽。
为了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宜君县以猛药良方精准治贫,以浓墨重笔奋力作答2018大考,按照“三年脱贫攻坚、两年巩固发展”的工作思路,落实县、乡、村三级挂图作战和脱贫责任,建立了例会、督查、结对帮扶、监督举报、信息报送、脱贫评估、责任追究等七项工作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县上下只争朝夕补短板、全力攻坚的信心和决心空前高涨,全力以赴脱贫奔小康氛围和态势全面形成。
全县今年有望交出实现退出21个贫困村和6000口贫困人口的年度减贫目标的优异答卷。
最强领导+最强动员
以超常魄力进行超常整合,彰显决胜全面小康的“宜君决心”。
率先在全市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通过高标准组建,夯实了指挥力量,落实了办公地点,抽调了工作人员。立足县情,及时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并配套印发了责任、任务、措施3个《清单》,各行业部门出台相关配套文件20余份,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不断充实,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按照统一标准、规范作战内容,进一步细化升级了县、乡、村三级挂图作战体系,强化了各级脱贫攻坚力量配备,并组织外出学习挂图作战先进经验。以机制创新推动工作开展,建立完善了督查、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观摩评比、年终兑现奖惩等工作机制,确保指挥部高效运转。
从扶贫到脱贫,一字之变,导向明确,意义非凡。不仅如此,县上和各乡镇都建起了三级完善的党政主要领导双指挥的脱贫攻坚作战体系,排出史上最强指挥阵容,彰显的是宜君县委、县政府冲刺全面小康的坚强意志,释放的是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强烈信号。
从把脉问诊到开出药方再到查看药效,2016年以来,该县脱贫攻坚节奏不断加速:年初,全县通过动员全县广大干部扎实开展三次调查四级核查,摸清贫困底数和致贫原因;4月底,对全县4075户贫困户影像资料和基础信息进行了全面采集,并布建了作战指挥查询系统,确保贫困户脱贫帮扶信息全程跟踪掌控;7月初,根据工作需要,又进一步提升指挥部职能作用,在原有的综合、业务、督查、宣传四个工作组的基础上,增设了调研组和材料组,并相应地充实了人员力量、细化了职责分工,同时根据调整后的机构情况,迅速完善配套设施,调整扩大了办公场所及指挥作战区,大大提高了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效率。
按照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村级脱贫攻坚工作相关图、表、书、卡样本的通知》要求,宜君县制定下发了《宜君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挂图作战及档案资料管理的通知》,对镇村两级脱贫攻坚组织机构名称、挂图作战内容及档案资料等进行了规范和统一。特别是新增了《宜君县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脱贫承诺书》,明确提出帮扶干部每月不少于两次的入户次数要求,指出帮扶干部是贫困户产业发展计划的制定者、实施者,是贫困户能否脱贫的监护者。为帮扶干部印制了《民情日记》,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全面小康,大扶贫格局正有力构建。包扶单位措施精准典型显现。全市包扶单位推进会召开后,宜君县迅速召开了包扶部门暨产业扶贫推进会,对帮扶单位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帮扶部门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去抓,认真制定帮扶工作方案和帮扶措施,涌现出很多典型做法。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宜君县定点扶贫单位,将该县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试点县,建立了联席会议、干部交流等制度,为该县争取人总行再贷款资金2亿元,积极动员和鼓励系统单位认领扶贫项目,目前已投资637万元,认领签约项目18个,涉及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校舍改造等。县委政法委在太安镇郎二井村开展帮扶工作中,认真分析村情优势,先后协调相关部门筹资60余万元实施了道路护坡修砌、文化墙建设等配套工程,开展农家乐经营知识培训班,选取了3户群众(其中2户贫困户),开办特色农家乐,有效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县公安局在包扶工作中,提出了抓“政策扶贫”,促困难家庭的脱贫决心;抓“孝道扶贫”,促困难家庭的团结凝聚;抓“产业扶贫”,促困难家庭的经济收入;抓“就业扶贫”,促困难家庭的从业保障的“四抓四促”***工作思路,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行业部门合力攻坚,让宜君告别绝对贫困,政府强力主导,行业全面加力,社会携手共行,脱贫攻坚的宜君合力已然汇聚。
精准施策+精准指挥
以考核导向端出整桌“硬菜”,构建推进脱贫攻坚的“宜君攻略”
精准,从既瞄准“人”又聚焦“事”着力。宜君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督促“六个一批”牵头单位迅速制定出台各自工作方案,扎实落实各项脱贫措施。在医疗救助工作中,该县针对因病因残占贫困人口64%的现状,成立了贫困户医疗专家服务咨询队,每季度回访一次,目前第一轮1911户5230人已全部逐户上门建立医疗助残服务台账和康复、就诊计划,现场免费治疗810余人,为贫困户节约医疗费用52万余元,第二轮正在入户进行中。特别是8月份该县《健康扶贫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后,积极探索医疗救助新路径,除贫困患者到医疗机构就医可享受优惠合疗报销、入住扶贫病床、享受就医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外,建立重点慢性病患者免费供药机制,做好全县新农合建档立卡的贫困人群10种重点慢性病964名患者的病情摸底、鉴定以及用药目录、治疗方案等。截至8月底,123名贫困患者合疗报销费用36908元,9名贫困患者大病保险报销费用18800元。在教育扶持工作中,年初对全县所有贫困户子女就学情况进行了统计,为全县1197名贫困学生制定从学前教育直至大学毕业就业的“一条龙”教育扶持计划,落实好十五年免费教育相关扶助政策。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整合社会资源,合力做好助学活动,切实保障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入学,圆梦大学。据统计,今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104人发放助学金32.3万元,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5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958人627.45万元。在移民搬迁工作中,全县十三五共确认搬迁对象3695户12721人,今年计划搬迁453户,计划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建成西园小区安置房160套,已具备入住条件;贫困户“交钥匙”工程共204户房屋主体全部完成,10月中旬全部交付使用;正在建设的89户房屋年底将交付使用。在生态补偿工作中,对全县25度以上坡地进行摸底统计,从贫困户中选聘生态管护员、乡村保洁员,优先保障贫困户享受退耕还林政策。在兜底保障工作中,对570户1263人的特困群体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落实合疗补助、医疗救助、医疗保险等救助措施。对现有的五保户,在自愿的前提下,将107名“五保”对象安置到县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同时积极推动金融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建档评级3053户,已通过“一卡通”财政惠民补贴担保贷款发放642笔2778万元。县财政出资56.56万元,实现了小麦玉米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出资33.44万元,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1148人办理了小额人身保险。
精准,产业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宜君县制定出台了《宜君县产业***实施方案》和《宜君县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菜单农业、加工增值、休闲旅游、科技推广、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劳务输出、生态补偿、资产收益等9类产业发展方式,同时将每类发展方式落实到具体单位组织实施,确保每户贫困户都能享受到2-3项产业脱贫支持。
一是为了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的问题,宜君县出台《宜君县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决定三年时间筹集2000万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由县信用联社按照1:10的比例放大至2亿元,对缺乏流动资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并由县财政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对贷款实行三年全额贴息。为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问题,出台了《宜君县产业扶贫小额信贷过桥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设立50万元过桥续贷周转基金,专项用于县域内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贷款还贷续贷临时周转,有效破解贫困户产业发展难、融资难的瓶颈。二是筛选了50个新型农业合作组织与贫困户达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向贫困户提供涵盖核桃、苹果、蔬菜、药材、食用菌、畜牧、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和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内容的“菜单”,由贫困户根据自身发展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脱贫产业项目。三是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已扶持天盈种植业、和谐天成等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已有1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带动贫困户发展,另有3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正在落实项目、确定带动区域和规模。四是积极申报产业扶贫项目。已申报市级产业扶贫项目14个共计698.9万元,计划带动贫困户1284户;同时将林下土鸡养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中华蜂保护性发展项目、借鸡下蛋、水塔村湖羊托养模式5个项目作为县级精准脱贫示范项目进行重点培育,计划带动贫困户244户806人。五是多渠道发挥帮扶带动作用。精心实施省产业***试点项目,陕西益丰源农林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行核桃托管带动641户贫困户发展;安排中省扶贫专项资金对今年所有脱贫的贫困户落实低收入农户产业扶持项目全覆盖;为61个贫困村编报了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确保每户贫困户每年收益3000元以上,思弥村光伏试点扶贫项目首批93户已开工建设;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对象提供各类岗位418个。
就这样,变漫灌为滴灌,拿真金、出政策、建管道,一村一规划,一户一台账,宜君不断将致富之水浇到穷根上。
对贫困群众精准施策,对扶贫工作精准指挥。宜君县县委书记刘冲说道:“这是最严格的扶贫要求,也是最好的扶贫环境”。
一手加压。9月14日召开的联村包扶暨产业***工作推进会,明确把扶贫综合成效、“六个一批”行动等扶贫开发实绩作为贫困县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9月27日召开的脱贫攻坚第三次推进会制定出台了《宜君县2016-2018脱贫攻坚行动纲领》《宜君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脱贫攻坚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全县正紧锣密鼓将脱贫攻坚任务逐一分解到三级责任领导、联系部门、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村“两委”……像抓发展一样抓扶贫的意识正在全县形成。
一手减负。该县调整“指挥棒”,逐渐减少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数量。对不适宜居住的地方,采取易地搬迁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人口。采取集中宣讲、入户宣传、发放张贴宣传资料等方式,积极有序引导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就地脱贫难度大、成本高的地区贫困户向县城、工业园区、镇区或中心村搬迁转移等方法,让贫困户脱贫。
所有这些工作目标只有一个:引导各级干部“真扶贫”,更加重视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上来,如期兑现带老乡奔小康的历史承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洋凯通讯员周培生提起宜君核桃,对许多人来说早已是耳熟能详,而宜君县的核桃产业发展在省内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2013年,宜君核桃荣获陕西省产业强县,同年9月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国家地...
宜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