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们惟妙惟肖的演出,引来台下戏迷朋友阵阵掌声。本报记者 马沅聪 摄
本报讯(记者 马沅聪)10月12日,由渭城区文体事业局和窑店办联合举办的“秦声传经典擂台展乡音”渭城区首届秦腔自乐班大赛在刘家沟乡村大舞台拉开大幕,来自民间的13支队伍近百位“高手”将进行为期3天的比赛,也将让广大戏迷朋友过足戏瘾。
当日上午10时,在主持人的介绍下,第一支自乐班队伍首先登台亮相。虽然没有精美的妆容和华丽的戏服,但是演唱者姚晓婷一开嗓,还是引来台下群众的热烈掌声,纯正的唱腔、眉目间的一颦一笑一下子吸引了观众,小小的广场聚集的戏迷越来越多,大家顾不上下雨,就想美美在现场听把戏。
接下来根据宜君县太安镇敬老院院长王桂芳真实事迹改编的折子戏《敬老院长王桂芳》,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和唱腔更是引得台下掌声阵阵。“真没想到,在咱们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和纯正的唱腔。”70岁村民王荣兴奋地说,听了一辈子戏,平时都是在电视和广播上听,这第一次在现场听,感觉就是不一样,而且,这些自乐班的非专业演员能唱得这么好,让人太吃惊了!
“这次是我区举办的首届秦腔自乐班大赛,不仅是全区系列文化活动的延续,更是传承和发扬咱秦腔传统文化,给广大民间秦腔艺人提供相互切磋交流、学习借鉴、相互提高的平台。”渭城区文体事业局副局长许文杰说。(B)(15)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姜兴民通讯员周培生夏群英)宜君县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依托,搭建党员干部爱用、好用、管用的多个学用平台,着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理论素质,拓展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服务经济社会...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