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郑晓亮)近年来,市公安局采取措施,以农村派出所及警务室建设工作为抓手,实现警务工作前移、办公前置,使公安工作有效向农村延伸,为社会和谐稳定构筑起第一道防线。
切实加强农村派出所建设。该局根据《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规范》等有关规定,积极寻求地方财政支持,加强农村派出所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按照农村派出所警力不得少于5人的标准规定,从机关抽调人员充实农村派出所警力;按照国家和公安部有关规定为派出所招录专职辅警,充实公安警备力量。
加强农村中心警务室基础建设。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动、高效率运转”的总体思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在全市建立个农村警务室;加大警务室人、财、物的投入,着力解决制约警务室发展的警力配备、经费投入、装备配备等瓶颈问题,警务室按1:2的标准配备民警和辅警,并为警务室购置警用装备、办公设施和交通工具,实现警务室民警专职化;按照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求,在警务室内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开通网络、接入社区警务“双向积分”平台,进一步提升农村警务工作信息化水平,实现全天候关注辖区动态,确保农村社区警务工作高效运转。
健全警务室规章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对警务室工作标准和规范进行逐项细化,结合实际制定了全面系统、规范有序、操作性强的警务室工作制度、警务室民警工作职责、警务室辅警工作职责、警务室日常工作管理规定、治安防控工作制度、帮教工作制度、义务巡逻队工作职责、警务室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使警务室的接警处警、信息收集汇报、矛盾纠纷排查处置、流动人口管理等各项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进一步明确警务室民警和辅警的工作规范、职责、任务和方式,确保了他们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有效防止了不作为或乱作为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积极创新农村警务合作模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结合本地农村的特点、治安形势和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发展需要的警务工作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宜君县“网络警局+基层组长+责任民警”警务工作模式;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开通“双向积分”平台、微警局、微警务、QQ微博、微信群等方式,能够有效收集民情、民意和案事件线索,实现了警民之间实时互动,提高警务室民警服务群众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扩大了公安宣传工作阵地,融洽警民关系,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集约合成作战要战斗力的目标。
严格考核,实行责任倒查机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并实行责任倒查机制。考核以贴近工作实战为核心,采取公开、透明、公正、公平的方式对警务室民警、辅警的日常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对考核优秀的民警、辅警给予经济上、物质上和精神上奖励;对考核差的民警、辅警在给予处罚的同时,按照责任倒查的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适当处罚;对在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违法违规或影响恶劣的民警、辅警坚决予以处理解聘或追究相关责任,并对相关负责人予以追责和处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樊海峰)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为实现全县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加快县域经济转型提速发展,宜君县重点围绕全域旅游、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工业企业、特色农业及产业等方面,合力打好项目建设...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