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金融知识扫盲工程”、构建金融教育长效机制、提升公众金融素养是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建设的基础,也是宜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特色。为此,在试点建设中,我们探索建设“普惠金融教育培训基地”,积极打造农户身边的金融知识加油站。
普惠金融教育培训基地按照“统筹规划、集散结合、分类施教、突出重点”的原则,采用“1个总基地+N个分基地”的建设模式,以受众群体实际需求为导向,在培训重点、培训方式等方面区别实施。总基地设专门的会议室、宣传室、宣传角等常设地点,并摆放金融知识宣传海报、手册、折页、普及读本及相关金融类书籍等多种形式的宣传资料,布放必要的金融知识宣传电子化设备,主要宣传普惠金融理念、基础金融知识、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重在提升各级领导干部使用现代金融手段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意愿和能力。分基地布放金融知识学习电脑、金融知识宣传机等硬件设备,并配备3名金融志愿者,着重普及普惠金融概念、基础金融知识、金融产品介绍、金融风险防范知识、金融工具使用和农业技术知识等,采取适时培训的方式,重在提升广大农户学金融、用金融的能力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成立由各级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业务骨干、大专院校专业讲师、优秀金融志愿者等组成的金融知识讲师团,并根据实际需求选取相应的师资予以授课。
宜君县尧生镇是年人民银行确定的全国首个金融知识进农村普及示范点,多年来持续不断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使其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年建设成为首批普惠金融教育培训分基地之一。家住尧生镇岁的村民刘某,家有4口人,其妻常年患病不具备劳动能力,两个孩子均为在校大学生,全家主要经济来源为亩玉米地收入。培训分基地建成后,挂点金融机构积极组织开展日常金融宣传活动。在一次活动中,刘某看到当地农信社金融***宣传漫画折页很感兴趣,就详细询问了解相关情况。回家后想了好几天,主动向农信社申请贷款用于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收入,他对工作人员说:“我这一辈子吃了没文化的亏,不能让两个娃跟我一样。”宜君联社经过调查认为其符合贷款申请条件,为其办理了“一卡通”小额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期限3年。现在,他已经拿到了这笔贷款,而且购置了农机农具、扩大了种植规模,他说:“明年的收入肯定能比今年翻番,我这都是沾了金融的光了。”
在宜君乃至广大农村地区,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通过获取金融知识后运用金融工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而我们的目的也是希望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掌握金融知识,改变自身命运”。
新闻推荐
追赶有参照 超越有方向 ———访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宜君县县委书记刘冲
本报记者王旭燕宜君县近年来在追赶超越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如何进一步做好工作、更上一层楼,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宜君县县委书记刘冲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告诉记者:“县委成立了追赶超越领导小组...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