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试点开展以来,涉及40余项财政惠民补贴资金的银行IC卡全面覆盖全县所有享受财政补贴群众;政府出资实现小麦、玉米、苹果、核桃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为建档立卡贫困户11148人全部办理了小额人身保险;设立“生猪产业发展互惠担保基金”,开展“果易贷”、“果储贷”、“助保贷”、“诚信纳税贷”等业务,有效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2016年,宜君县1.1万贫困人口中有0.8万人率先脱贫。
金融服务便利性持续提升。大力推进“一站两点”建设(“一站”即首批建成6个标准化乡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一点”即升级改造惠农支付服务点426个,实现村级全覆盖,另“一点”即打造1个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标准化网点),初步形成以金融综合服务站为中心、惠农支付服务点为辐射的基础设施实体网络体系。同时,积极发展移动金融解决偏远地区金融服务不足问题。截至2016年12月末,开通“银行流动服务车”2台,ATM和POS机具布放数量386台,特约商户175家,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移动支付工具开通率分别达到5.7%、19%、37%,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成1个无障碍刷卡示范街区,完善短信服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第三方网上支付等业务应用,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乡镇”的初衷,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持续提升,带动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等大幅提升。
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明显提升。通过探索实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六个一”工程(建立农户综合信用信息采集中心、搭建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新增农户信用身份、运用信用评级结果、关注贫困户信用重建、营造良好信用环境),积极破解三农融资难问题。2016年12月末,宜君县各项贷款余额11.85亿元,同比增长19.71%,高出全省9.7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申请满足率均达到80%以上。同时,完成农户建档5635户,评级授信2220户、6743.5万元,发放贷款5332.95万元。
居民金融素养有效增强。深化“金融知识普及月”等教育品牌优势,截至2016年12月末,建成7个“普惠金融教育培训基地”,宣传培训2.3万人次,实现了金融宣教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农户和基层干部受训超过30%,城乡居民金融素养有效增强。截至2016年12月末,人均拥有账户数为0.84个,同比增长108%,银行卡人均交易笔数达到2.9笔,同比增长329%,居民运用现代金融工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云涛)“你们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你们,孩子就危险了,谢谢!谢谢!”。1月日上午,家住印台区玉华镇焦坪街道的周女士一家特意赶到宜君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向危难之时伸出援手的太安中...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