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除高中学费,每个高中生都是受益者。这一年省下的钱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则成了能解决大问题的一笔资金。家住新区郭家村的郭锦帆弟兄两个,家里还有常年患病的爷爷奶奶,由于父母无业,家里的所有开销就靠5亩苹果园维持。去年家里务果收入3万元,刨去成本收入不到2万元,各种开销,加上自己的学费家里经济就比较吃紧。母亲熊小慧说:“娃真是赶上好时候了,省下的钱就能用来买化肥农药,给地里增加投入了。”
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陕西省就实施了高中3年免学费政策,这意味着全省开始全面实施从学前1年到高中3年的13年免费教育。13年免费教育,包括幼儿园学前1年教育、9年义务教育和3年高中教育。2011年,陕西已实现学前1年免幼儿保教费和初中9年义务教育免学费,加上此次的高中免学费政策,陕西省13年免费教育由此打通。此外,宜君县从2013年春季开学起,就实施了学前三年教育全免费。
根据规定,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全省对公办普通高中学生按照省级标准化高中800元,城市普通高中350元,农村普通高中200元的标准免收学费。在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按照公办同类学校收费标准免除学费,高出免除标准部分由学生家庭负担。此外,为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提供国家助学金,助学金标准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平均资助面按全省在校学生人数的30%确定。目前,铜川市已有17275名高中在校学生享受到免学费政策,通过13年免费教育政策,铜川市共有79691名学生受益。
高中免费教育,最大的意义在于扶贫,加大教育投入,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再因贫辍学。据悉,从2016年起,陕西省对免费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前一年在园幼儿每年给予750元生活补贴,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按照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对贫困家庭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免除学杂费,每生每年平均发放2000元生活补助;对贫困家庭的中高职在校生,除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外,每人一次性再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对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实行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全覆盖,仍有困难的,再由高校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资助专项基金给予补助。
来自孙原镇孝西村的张兴源,中考以566分的成绩考入耀州中学实验班,张兴源的家庭是耀州区***的特困户,母亲患有心脏病,常年在家卧床休息,无劳动能力,除了张兴源上高中以外,张兴源的姐姐也在上大学,一家四口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在工地打零工来维持。张兴源入学以来,学习成绩优异,始终处在班级前五名,几乎每学期都能拿到学校给的助学金、奖学金等。据了解,耀州中学有多项助学金,包括国家贫困家庭助学金:特困生每学期1250元,贫困生每学期750元;中央彩票公益金“滋惠”计划,每生2000元;衣恋阳光助学金,每生每学年3000元等;此外,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设立了“学习标兵”“三好学生”等奖学金项目。张兴源说:“每学期800元的学费对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我来说,就是雪中送炭,节省下来的学费和拿到的助学金、奖学金加起来,为家里省去了一大笔开支,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近年来,铜川市教育脱贫工作成效显著,按照精准到户、资助到人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了从学前一年到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2016年拨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金178.70万元(其中:市级100万元、区级78.70万元),受助学生490名;为6008名困难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831.38万元。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功能,瞄准***目标,让贫困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尽快脱贫致富。2016年短期职业技能培训8134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4474人次,***培训4283人次。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1所(铜川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性职教实训基地1个(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骨干示范专业12个,建成省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2所。
采访中,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日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愈加广泛的免费教育范围,让每个孩子最大程度地受到应有的教育。不让每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是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从某种程度来说,13年免费教育也是一种从源头上“开良方”的***。
新闻推荐
在宜君县偏桥街西北5公里的地方,有个村子叫彭村,传说是彭祖的故里。这里是依山傍水的川道,山峰连绵,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乔灌丛生,松柏满山,郁郁葱葱,山清水秀,时而万里晴空,时而云雾缭绕,似...
宜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君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