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观众是剧版《我的前半生》的主要群体,但偏偏是这部分一开始兴致勃勃地追剧的观众,最后吐槽最严重。媒体工作者李女士表示,自己在马伊俐和闺蜜唐晶出现因爱反目的苗头时就弃剧了。她认为,阴险“小三”成功上位,不成气的小丈夫浪子回头,沧桑老男人重拾旧爱……在这场貌似女性主义的热闹狂欢中,骨子里仍然是男人才是主导和中心。“套路”虽然写实,但在很多过完“前半生”的中年女性那里却并不讨好。
观点1 编剧的野心变成矫情
李女士(43岁,媒体工作者)认为,一部不做宣传、低调行事的电视剧,最终能成为大众焦点话题,不外乎两个因素,参演阵容和写实主义。“《我的前半生》演员阵容之强大,叫人瞠目。马伊俐饰演的子君从刁蛮到坚忍的嬗变很励志,靳东延续了《欢乐颂》里老谭的导师后盾型人格,他在传授一连串职场金句时,衣领上的金属小蜜蜂闪亮到要刺瞎观众双眼,沉稳的气质极具进步职业女性杀伤力。高颧骨的大眼美女袁泉天生具有高级女白领的强悍与光鲜,实力派‘小三\’吴越很快就成为心机婊典范。照此人设,《我的前半生》应该沿着中年弃妇自强不息的套路顺理成章地逆袭成功……不过编剧的野心太大了,想让爆米花剧显得文艺一些,结果让神一般存在的贺涵,沦为了一个爱上女友闺蜜的渣男。 ”她表示,亦舒的原著和实力派演员的演技都不足以支撑一个狗血剧情的肥皂剧,“你是个爆米花电视剧,就应该有个爆米花结局,少矫情什么文艺腔。 ”
观点2 “神贺涵”缺乏真实感
据说《我的前半生》编剧们曾经三改结局,只为出乎意料。而曾经有过编剧经历的王女士则向记者透露,这或许出自投资方的要求,“一般来说,投资方既要制作上省钱,又要剧情上跌宕,换句话说,越狗血越好。”她认为,《我的前半生》为了达到跌宕的效果,在剧里头添加了很多违背人际关系常识的内容。又要给观众讲爱情故事,又要讲女性励志的故事,为了吸引眼球,一定要添加一个“只应天上有”的男主人公贺涵。一味地追求跌宕,让整出剧朝着越来越离谱的方向走去。老年观众矫女士(73岁,教育工作者,退休)则认为,本剧结尾处贺涵在已经爱上子君的情况下却假意要与唐晶结婚的情节,编造得让人无法接受。
矫女士说,因为看到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是由亦舒小说改编的,就决定看看。在看的过程中觉得整体还说得过去,但对于结局还是喜欢不起来,因为与原著相比改动太大。对于贺涵这个原著中没有的角色,矫女士觉得缺乏真实感,“虽然他很有工作能力,但表现得无所不能,过于霸气,好像不食人间烟火,这就过分了。”比起爱上女友闺蜜的结局,矫女士更不能接受的是贺涵已经爱上了子君,却要假意与唐晶结婚,“这是对三人都不负责任,不知道这个剧情想说明什么。 ”
观点3 婚姻的错孩子买单
看完了 《我的前半生》,张女士(34岁,金融工作者)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母亲,她认为除了婚外恋、二婚、职场、闺蜜、小三上位这些热点话题,更能触动她的是两个婚姻的硝烟战场上无辜的孩子平儿和冷佳清,“两个同样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但因为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三观及人品的妈妈,两个孩子一个讨喜一个令人厌恶,就像一面镜子,从孩子的身上照射出孩子背后的妈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罗子君没有把对抛妻弃子的陈俊生的怨恨有一丝半点地传递给儿子。哪怕她要站上一天、要跪下来给客户试穿鞋子,她也没有把赚钱不容易传递给孩子。告诉孩子,妈妈会为了他喜欢的东西而努力,只要努力我们还是可以实现的。小小年纪的平儿就已经用自己的爱心回馈母亲,内心充满着和母亲一样的阳光,这与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反观同样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冷佳清可就没这么幸运了。缺少父爱,而妈妈凌玲的心机和虚伪可以帮助她在职场得以升迁,但是骨子里的自卑与不安全感完整地传递给了年幼的儿子。在剧里,佳清每次出场都是沉着脸的,和平儿的吵架也是,直接以鄙视的语气:你妈妈就是卖鞋的。忙于争夺物质的凌玲早就忽略了儿子的教育,佳清的各种不幸和性格缺陷也都是凌玲一手造成的,真是可怜了佳清。 ”张女士表示,很多人心疼平儿,但是最可怜的应该是佳清,“这和母亲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内心没有阳光的母亲又怎么能让孩子做一个心胸豁达、明朗的人呢? ”张女士认为,大人的思想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好的母亲才是人生中最好的老师,“母亲永远都是孩子安全感的最终来源,当一个生命因你而生,并且在他的幼年时光里打上你的烙印,请好好保护他尊重他,婚姻里的错最终都会由孩子买单!不要让他因为你对生活的无奈妥协而充满戾气,这,才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 记者 单蓓蓓 王超
新闻推荐
作为广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影星,邬君梅在这个夏天可谓好戏连连。青春爱情电影《六人晚餐》、惊悚悬疑电影《京城81号2》、爆笑喜剧《父子雄兵》三部电影接连上档,挑战不同的表演类型,展现强大演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