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胜报道潍坊市文广新局驻安丘市石埠子镇蒯沟村第一书记李晓祥(左)与村集体合作社负责人殷德好研究草莓种植。□本报记者杨国胜张蓓
“展会最后一天,广电集团扶贫村里的薄皮核桃和散养山鸡蛋成本价处理,众亲友帮一把,让百姓过个放心年吧,拉回去就瞎了。”2月10日上午9时47分,潍坊广电集团驻临朐县五井镇水泉村第一书记张象学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群里发了上面的信息。
“还是群的力量大,一会儿功夫12箱核桃、4箱鸡蛋全订出去了,这样我就不用摆摊了。”2个小时后,张象学在群里高兴地说。
“你学习一下宣传和接龙,订得更快,要相信互联网的力量。”说这话的是群主潍坊市发改委驻峡山区南王家庄子村第一书记李成才。
“鸡蛋没有了,谢谢大家支持扶贫村。”短短一天时间,本来要拉回村里的300多斤鸡蛋和核桃在群里通过接龙轻松解决掉,张象学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真正认识到了互联网的强大力量。
微信朋友圈卖产品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第一书记群里扎堆卖农产品却吸引了众多人。在潍坊有个“纯第一书记农产品销售群”,最近,这个群比较火,500名群成员中除了普通市民,还有10余名是潍坊市委市政府派驻帮扶村的第一书记。李成才说建立此群的目的是搭建村民市民互相沟通和信任的桥梁,把被帮扶村的优质农产品以最优惠的价格直接面向市民销售。
这些第一书记们放下身段儿,纷纷在群里吆喝起自家村的农产品。“正宗辉渠小米现碾现卖。”潍坊市质监局驻安丘市辉渠镇李家沟村第一书记赵炳先是“小米书记”;“喷香的手工馒头和正宗的五粮香煎饼。”潍坊市委老干局驻临朐龙山产业园十字路村第一书记刘振宇是“馒头书记”;“发改委帮扶村南王家庄子村年前最后一次农产品预订开始了,炒花生、沙土地红皮黄瓤地瓜……”李成才是“花生书记”,2月8日在群里卖出600多斤地瓜和232斤炒花生;“各位老师,现在预订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种植的草莓……”潍坊市文广新局驻安丘市石埠子镇蒯沟村第一书记李晓祥是“草莓书记”。
不仅卖货亲力亲为,为了方便市民,“草莓书记”李晓祥还挨家挨户送货,2月4日群里共接龙订出200多斤草莓,30多份订单就是30多个地方。2月5日一大早6点,社员们早早起床采摘草莓,8点多,李晓祥便和村主任拉上新鲜的草莓从安丘往潍坊城区赶,一圈下来,送完最后一家已是晚上6点半。
“我到村啦。”晚上8点半,李晓祥在群里报平安。
“不是自己种的,谁都不能相信,现在没有不打药的东西,挂个第一书记就成好东西了。”有一次,群成员“US耐磨”就在群里质疑。
“您说的非常对,这也是我们驻村工作队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内容。今年,我们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种植的草莓,没有使用工业化肥和农药,没有使用膨大剂和增甜剂。成熟的草莓,不敢恭维口感如何好,但是可以放心吃。”李晓祥最先解释:“我推荐的农产品,我负责。不管何时,让大家吃到放心农产品永远是第一书记们摆在第一位的内容。”
“我们这些产品都是村两委收的农户的,在加工过程中,力争严格要求,但是不敢绝对排除偶尔可能出现的问题,大家拿到产品后,如有不满意,可以退或者换,绝不找理由搪塞,力争让大家满意。”被帮扶村峡山区南王家庄子村的村主任王付运也在群里,他说这次炒花生最后一锅就不行,坚决不能给客户,全都分给朋友了。
王付运是群里的活跃人,很难想象他一年前却只会用老年机。作为村里的带头人不会上网怎么行,第一书记李成才手把手教他如何使用微信、绑定银行卡,收付款等。微信群不仅打开了村里农特产品的销售市场,更打开了新时代的农民致富路。
第一书记们营造的这个小型的“商业圈”,将销路一下子打开,同时配送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年后争取资金解决订货问题,超市、平台、自提点一起上。”李成才说,成立电商平台的计划已提上议程,将在平台上设立第一书记驻村产品展示窗口,让市民网上下单,再通过在城区设立多个自提柜或自提点,解决送货问题,而网上的追溯系统将解决责任到人的问题。
新闻推荐
安丘市石埠子镇蒯沟村村民在大棚里采摘草莓。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竞争激烈,经营模式有待拓宽在城区各大市场上,大棚草莓成为时下不可或缺的水果,有不少市民打算在春节期间用来招待客人。目前,本地大...
安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