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孟祥风通讯员于志君)日前,记者在圆友重工采访时了解到,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这家传统工业企业依靠创新成功实现订单大幅增加,来自济青高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和绿色建筑项目的需求,已排满公司今年的生产任务。以创新为引领打造现代工业体系,寒亭区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发展。
在寒亭,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基因,推动着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以圆友重工为例,公司设立了五个研发部,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更新设计思路,与国内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多个技术创新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年产200台节能环保风送式混凝土搅拌楼”项目还入选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目前,全区工业企业已创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高级专家人数达到165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处,与34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确立了战略联盟关系,共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1项。
科技创新主导的产业升级不断释放乘法效应,而寒亭传统工业企业去产能、抓技改的举措,让产业更具含金量。去年,仅“三大企业”就实施了总投资近40亿元包括新上项目在内的34个项目,开始向高端产业全面转型。其中,恒天海龙投资5亿余元,实施了“拆除年产8.5万吨浆粕生产线”等8个去产能和改造提升项目;亚星集团投资2.75亿元实施了“年产2万吨CPVC项目”等7个改造提升项目;恒联集团投入近亿元实施改造提升和关停淘汰5个项目,全面转向食品级、医药级新材料产业。
“三大企业”的战略转向,勾勒出了寒亭新材料产业园的雏形。这种优势产业集群的布局,正是该区推动产业链生态化的战略举措。佛士特生物能源项目、美赫曼海洋生物医药项目、嘉实科技城项目……无论在寒亭北海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还是先进制造工业园,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深深印在了每一个引进落户的项目中。随着园区产业定位的进一步明晰,该区引进了亿燃天然气等一批产业发展龙头项目和上下游产业配套项目,园区生态链逐步成型。
为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寒亭区积极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在继续深入实施工业振兴“1030”计划的基础上,建立了问题直报和会商解决机制,引导帮助工业企业实现新的发展突破。同时,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北海工业园等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并实现了网上一站式审批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秋德)上半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7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1.5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
潍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潍坊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