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外国语教育集团加大投入绿化校园,校园内的红色长廊、楹联长廊等拥有绿地、花草争艳、环境优美,花园式学校美丽的环境氛围产生了无声的熏陶和感染力。
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学校专门设立班级种植箱,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选种、施肥、浇水等亲自参与,孩子们亲眼见证每一株幼苗的成长。邀请有种植经验的老人来学校进行种植指导,成为家校合作的良好沟通方式。每个种植箱上都注明责任班级,同学们在种植活动中相互借鉴、学习,共同提高,认识更多的植物、了解更多的养护习性。孩子们在种植中感受快乐,体验种植的艰辛,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说出来,观察能力、写作能力、亲子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为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植物,学校还专门开辟了百花园,汇集学生在家养护的百余种花草,集中进行展示。花草的主人把对花草的养护习性等进行标注,做出标牌挂在花草上,方便参观的同学学习了解。
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在校内设置“劳动最光荣”公益岗位,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校内劳动,让学生承担各自班级中扫地、拖地、倒垃圾、擦玻璃、整理水橱、整理书橱等劳动;让学生承担校园清洁等校园劳动;引导学生体会参加校内劳动、服务你我他的成就感,使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起来。
学校以生态理念营造校园环境,建设形成了“廊、场、塑、亭、馆、苑”等生态文化格局,赋硬件以生命。环境文化既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催生学生成长的深厚土壤。一个美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创造力和吸引力的无声养成教材。学校实现了让每一处景致都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润德,每一分气息都能熏陶。
同时将劳动教育与品格教育紧密结合,构建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十二年劳动教育实施细则,落实“每周一事”“每月一劳动”习惯,将劳动教育放在品格教育的首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5日,记者在潍城区水库路与潍胶路交叉口以北处看到,10kv文庄线103环网柜上被涂满了各式各样的广告,而且有...
潍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潍坊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