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潍坊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的赵永红主任医师,今年被表彰为全市“最美医生”。二十多年来,她爱岗敬业,用仁心仁术和爱心奉献抚慰患者伤痛的心灵,受到患者及家属一致好评。她先后获得市直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市“精神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富民兴潍劳动奖章”“潍坊好人”“金牌医生”,山东省优秀医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爱岗敬业无怨无悔
26年前,赵永红踏进了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大门,成为一名精神科临床医生。作为卫生事业的一部分,精神科医生和其他专业的医生一样,没有节假日,不分昼夜,顾不上吃饭,不能按时回家是很平常的事。不同的是精神科医生面对的是那些精神障碍患者,每天除了出门诊、查房、书写病历等等,还要更加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交流,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更要面对精神障碍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的冲动伤人,有时医生好言问候却遭到患者突然冲动的打骂。不少亲朋好友不理解,甚至劝她赶紧调离这个工作。面对这种状况,赵永红也曾彷徨过、犹豫过,但是随着对患者的了解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她越来越爱上了这个专业,并无怨无悔。
赵永红义无反顾地扎根于精神卫生事业一线,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在精神卫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转眼20多年过去了,她日复一日,从没有怨言。直到现在,她的胳膊上还留着患者的牙印,那是一个酒精依赖症患者烦躁时隔着厚厚的棉衣留下的;还有那深深的抓痕,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妄想发作时留下的……她不愿让人知道这些,因为她知道患者当时是不能自控的,他们是最痛苦的人,所以患者的康复是她最幸福和快乐的事。
立足本职精益求精
勤奋好学是她的名片。赵永红始终努力扎实工作,勤学好问,认真钻研业务,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汲取专业理论知识,积累临床经验,业务水平逐渐提高。为了更好提升为患者服务的本领,赵永红十几年前主动提出进修学习心理治疗,并利用业余时间奔波于昌乐、潍坊城区和济南之间,学习心理咨询知识,在全院第一个自费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2013年,在医院标准化建设迎评工作启动后,赵永红服从医院工作安排,调到了迎评任务条款最多、任务最重的医务科任科长。由于精神科的医院等级评审在全国是首次,可借鉴的经验不多,需要不断地学习、研讨,按照评审的标准要求进行改进。迎接评审期间,赵永红每天要进行高强度的学习、培训、指导和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并跟踪验证。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她累倒了,在住院期间,强烈的腹痛和呕吐刚刚有所缓解,就取来笔记本电脑,一边输液一边处理起工作中的事情。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赵永红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医院医疗业务工作更加规范,保证了三甲评审的顺利进行。
赵永红因其出色的业务水平,还当选为山东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省心理协会青少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市精神病司法鉴定所鉴定人。她还注意带动科室整体的提高,所在科室多次获市“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并获全省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示范岗、省“青年文明号”提名等荣誉。
心怀大爱关爱无限
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病痛的折磨,还要承受社会的歧视和白眼,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压力都很大,尽快地回归、适应社会、被社会接纳是他们的最大希望。赵永红始终不遗余力地做一些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减轻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包袱,增加社会大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包容和关爱。
曾经有一位女性住院患者,她的儿子要结婚了,家人担心她在儿子的婚礼上出状况不愿把她接回家,所以她非常伤心,整天哭泣,赵永红了解情况后反复与家属沟通、交流,根据患者目前恢复较好的事实做家属的工作,最终患者得以回家参加了儿子的婚礼,圆了一个做母亲的美好梦想。
多年来,赵永红对患者的关爱绝不仅仅限制在住院和就诊期间,而是坚持“走得更远一点”和“为患者着想再多一点”,送出院患者走出病房,反复叮嘱出院患者按时服药,叮嘱家属关心患者,这是她多年的习惯,目的就是为患者铺平回家的路,帮助患者回家的路走得更顺、更好。
徐小勇王聪聪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聪聪通讯员康洪蕴)开展多层次立体化招商宣传、推进人才资源储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