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这里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阵地,这里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这里充满激情和希望。
潍柴在这里涅槃重生,以强劲动力站到世界内燃机行业之巅;歌尔在这里由小到大,成为全球微电声领域领导厂商……这里用全市1/127的土地,完成了1/13的GDP、1/7的工业营收、1/10的财政收入、1/8的税收收入,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以改革为基,以创新为魂。在这片产城融合、企业家精神充分释放的高新产业集聚地,高新速度令人惊叹。在新发展格局下,潍坊高新区从体制机制改革中找出路,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逐步构建新格局、打造新优势、开创新局面,探索出管委会“瘦身”、经济“强体”的新路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成峰。
在山东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中,潍坊高新区在全省159家开发区中排名第4,在全省高新区中排名第2,进入全省开发区第一序列。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精彩答卷的背后,是潍坊高新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硬气,是全体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忠诚奉献、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士气。近日,笔者走进这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感受这片热土的独特魅力。
沈振江 魏小慧 李硕
重塑“筋骨”
干事创业激情全面迸发
2019年底,一场“全体起立、重新上岗、择优选配、统筹安排”的用人制度改革给潍坊高新区带来一场思想的大解放、机制的大转变。抓住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机遇,潍坊高新区将67个原区直部门单位精简为10个工作机构,构建起扁平高效的机构运转体系,全面瘦身强体、激发干事活力。
围绕构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潍坊高新区全面推行全员聘任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在编制、机构设置、人员身份、薪酬等方面“破题”,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高新区建设运营中,让高新区这盘棋“活起来”。
为建立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相适应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潍坊高新区积极探索制定差异化绩效考核办法,根据国家、省、市考核指标和党工委、管委会重点工作部署,科学设置差异化考核指标,突出单位和个人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根据工作职能、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成绩大小等情况,对各单位及个人进行季度和年度考核,切实改进考核方式方法,体现精准化、差异化要求。
“干部在改革攻坚中攻坚克难的精气神,成为检验体制机制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潍坊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党群工作部部长贾延庆说。
体制机制改革是功能区发展的顶层逻辑。随着一项项符合发展实际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潍坊高新区以改革促进观念大转变、境界大提升、精神大提振,一个个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优势正在潍坊高新区凝聚,进而推动作风大改进、改革大突破、环境大优化,又一次激发出干事创业谋发展的勃勃生机。
改革调整后,人员“大换血”、管理扁平化,再加上优绩优酬的薪资制度, 更大限度地调动起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你追我赶、担当作为的良好工作氛围,潍坊高新区干部激情干事、主动作为的精神面貌更加立体鲜明,这里面既有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考出的压力,也有考出的动力。
“在机制体制中,区里将投资合作促进局设为一类工作机构,优化科室配置和人员配备,负责总牵头全区‘双招双引’工作;由相关单位承担分项牵头责任,制定考核办法,下达指导目标,分解任务指标,压紧压实各招商责任单位的责任。”潍坊高新区投资合作促进局局长董玉伦说,建立起“总牵头单位+分项牵头单位+招商责任单位”的工作体系,形成全区“一盘棋”、全员抓招商的格局,这样“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体制机制改革在潍坊高新区成果突出、成效明显。1—10月份,全区签约省外过亿元大项目27个、签约投资额311.03亿元,立项项目35个、立项投资额252.47亿元,省外纳统项目到位资金105.33亿元。前三季度内资招引成效列全市第1名。第一、二季度在全市“双招双引”季度考核中连续获得开发区第一,夺得流动红旗;第三季度全市“双招双引”考核,在参与排名的14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中列全市第1名。
“我们持续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全面抓好改革落实,持续攻坚改革难点,全力打造改革品牌,不断创造出更多‘高新经验’,努力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闯新路、开新局。”潍坊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赤锋说。
精耕细作“责任田”
“量”“质”实现双重跨越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项目的支撑,产业竞争力的不断跃升也离不开重大项目的强大后劲。今年以来,潍坊高新区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华丰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联东U谷·潍坊创新谷、俊富幻影新材料、华丰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吾悦广场、惠风精密智能机电、简森高端气体分装等总投资137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开业,作为主会场参加省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5次……今年以来,潍坊高新区各大重点项目齐头并进,跑出产业发展的“加速度”,为产业发展积蓄动能。
8月11日上午,百年企业华丰股份登陆上交所主板市场,成为2020年潍坊首家上市企业,也是潍坊高新区加快“老树发新枝”的崭新枝条。通过助推潍柴、歌尔等龙头企业持续领跑,俊富、华丰、天瑞、华滋、凯信等中小企业高速跟跑,潍坊高新区持续壮大主导产业优势。同时在氢能、航空航天、储能、磁悬浮、磁共振等领域引进一批高端项目,为未来培育百亿乃至千亿级产业奠定基础。
“我们通过与华控基金合作,开展资本招商,实现从无到有,培育了一个新的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占地4000亩的航空航天产业园已经开园运营,鑫精合、明日宇航等18个项目陆续投产,新增产值80亿元;近期还将开工建设投资25亿元的航空动力城项目,全面构建起‘陆海空天’全产业链条的动力装备产业集群,极大地增强了潍坊国际动力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潍坊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赵文君说。
潍坊高新区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行“不见面审批”“拿地即开工”,全面提速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做大做强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主导产业,培育突破航空航天、氢能、储能、磁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谋划实施了总投资1580亿元的302个重点项目,其中省市重大重点项目34个,数量居全市首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高新区的使命所在和发力方向。今年以来,潍坊高新区紧紧围绕“十大产业”,持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大培育力度,产业聚集度和竞争力全面增强。前三季度,潍坊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正增长,GDP增幅高于全市平均7.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工业利润总额增长9.4%,总量居全市第一位;进出口总额增长15.4%,总量居全市第一位。
与此同时,潍坊高新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牵手“大院大所”和“最强大脑”,不断将创新资源“密度”转化为创新经济“浓度”,提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底色”和“成色”。
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专家潍坊行暨“院士大讲堂”活动在潍坊高新区举行,现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贺泓颁发潍坊高新区战略发展高级顾问聘书;“中国科学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潍坊高新区分中心”和“中科创新园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现场揭牌,有力推动新兴高端产业的跨越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潍坊高新区乃至潍坊市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今年以来,潍坊高新区积极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统筹抓好人才引育、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狠抓高端人才引进,通过项目招才、资本引才、平台聚才等方式,集聚更多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精尖缺”人才和科研院所落户。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蓝色智谷中科创新园开设“中科学院”,不断壮大技术转移服务人才队伍,为潍坊当地企业提供专业技术转移服务人才,为中科院、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科技园区等输送专业“技术经纪人”。该园区服务中心“一员变四员”,从园区管理员蜕变为“初创项目保育员、加速企业陪跑员、产业引育领跑员、运营机构勤务员”,点燃园区创新发展的“蓝色引擎”。目前,中科创新园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中科创新园成为全省首批、潍坊市首家“山东省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中科学院”打造成中科院技术经纪人的“黄埔军校”。
“我们将党员干部派到服务科技企业的最前沿,组织红色科技服务专员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政策、科技规划、科技平台、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招引、科技金融的全方位‘七科’服务,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动力。”潍坊高新区科技统计局局长聂绍俊说。
10月份以来,潍坊高新区走访高企后备企业、瞪羚培育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各类企业120余家,主动送政策、送资源、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科技项目申报、人才引进、院所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今年,潍坊高新区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61家,在全市处于首位。围绕集聚创新人才、增强创新实力和推进成果转化打造“创新阵地”,潍坊高新区撬动更多资源支持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努力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实现更大突破。
为此,潍坊高新区以建设中央创新区为统领,深化自主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坚定推进科技强企,打造全市创新高地。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实现35.5%、63.4%的高位增长,6项主要创新指标位居全市第一,27家瞪羚企业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利润增长率达到50%。获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潍柴发布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0%的柴油机,奥新医疗研发全球首台3.0T肢端磁共振设备进入临床应用,天瑞重工董事长李永胜当选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专员+专班+专干”
“大好高精尖”项目插上腾飞羽翼
“感谢高新区在疫情期间为我公司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贵单位能够积极地提供建设用地并给予其他各项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潍坊高新区收到许多这样情真意切、饱含企业真挚感情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潍坊高新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信任和肯定。
服务企业就是最大的发展。“企业吹哨、专班报到”,潍坊高新区搭建“专员+专班+专干”项目建设服务新模式,高效运转重大项目专班机制,采取定期集中协调和现场办公等方式,重点突破、全力攻坚,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推动产业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再提速,不断刷新快速、高效、领先的“高新速度”。
11月17日,诺一迈尔(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3D生物打印再生型植入性医疗器械项目在潍坊高新区奠基。通过前期洽谈,诺一迈尔(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刚深切感受到,在潍坊高新区投资,是十分明智的选择。“我们这个项目从项目注册协调土地指标,到相应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置,都感受到了潍坊高新区包靠专班的贴心服务。”
该项目围绕头颈口腔医学、运动医学、生殖医学三大领域,研发生产高端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部分产品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目前,产品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预计5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将实现高膨耳鼻喉填充支架、梯度层生物膜、仿生型生物骨等产品的批量生产。
在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内,山东铭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进行新设备的安装调试。该项目5月签约,10月建成交付,像这样的建设速度在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里并不是特例。
瞄准优质重大项目,潍坊高新区成立工作专班,紧盯项目难题。潍柴重大项目工作专班为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提供从规划、立项、企业注册、项目投产达效等一站式服务,做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先后召开项目推进协调专题会议50余次,解决问题300余个,150天内实现园区开工、项目签约、厂房交付、企业进驻。
“目前,园区10栋厂房已经交付企业,3栋厂房正在建设当中。下一步,我们将倾听企业需求,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倒排工期,确保按时交付。”高创集团副总经理任建功介绍。
历时一年多的攻坚建设,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现如今已是厂房林立、功能完备、商机盎然“国际范”十足的现代化产业园区,签约落地35家,5家企业投产运营,百亿级的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①潍坊高新区
②华丰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仪式在潍坊市举行
③潍坊半导体产业园奠基
④潍坊蓝色智谷
⑤航空航天产业园
新闻推荐
①12月27日,第十届中国画节·第十三届文展会·第五届民博会在潍坊鲁台会展中心开幕,展览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
潍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潍坊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