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翰林社区状元府小区还是一个“状况百出”的小区,一天的热线投诉曾多达36个。3月份以来,在街道、社区的指导下,小区选举产生新一届业委会后,大家齐心协力,立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好了一桩桩“民生小事”。经过几个月的治理提升,小区由原来的一天36个热线投诉到现在已连续多个月物业服务零投诉。
□文/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晨
各路畅通下雨不愁
“要是在去年,遇到前两天这样的大雨,我们都会提心吊胆,现在这份担忧没有了。”小区业主杨先生说,他家住在一楼,在排水系统未改造前,每次下大雨,家人的心里都是七上八下,担心家里被淹。“我们小区原来只能靠地表排水,没有地下排水管网,逢雨必涝。”小区业委会主任苏彬说。
由于东高西低的地势特点,每逢下雨西边几栋楼总是最先“遭殃”,不仅状元府小区居民意见大,临近几个地势较低小区的居民也叫苦不迭。为彻底解决小区内涝问题,业委会协调物业重新修建520米地下管道,加密地势较低路面排水口密度,有效避免了积水顺势排到其他小区。
如今,小区地下有了雨水和污水“各走各路”的两套系统,在最近几次大暴雨中都经受住了考验,以前经常内涝的路段没有一次发生积水现象,居民终于告别了“看海”时代。
充电“自由”生活无忧
为了电动车充电的事之前也没少投诉,以前我们6栋楼共用1个小车棚,有没有空位都得看运气,都知道上楼充电不安全,但也没办法。今年车棚终于‘扩容’了,基本每栋楼楼下都有车棚,咱也实现充电“自由”了!
电动车充电关系小区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业委会上任后,马上把翻新、扩建车棚提上日程。新建了3个车棚、改建了1个车棚,目前小区内电动车车棚建筑面积达4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余辆电动车停放和充电,既解决了居民的电动车停放、充电问题,又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真正成为居民们的电动车“平安驿站”。
“目前,社区也正在和业委会一起研究在小区安装电动车上楼遇阻智慧管理系统,争取为居民再增加一道安全屏障。”翰林社区党委书记丁敏说。
“这么多年总算有了‘守护神’”
多年来,最让居民们头疼的还是“没有安全感”。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小区的安全问题一直处于“放空”状态。孩子下楼玩,但车辆进进出出,家长是提心吊胆,而且小区监控也不给力,自行车放门口也有丢失现象发生。
如今,种种被居民们“吐槽”的情况正在逐渐消失。业委会协调物业把小区道路加宽,分别铺设人行道、车行道,并增设智能车辆识别系统、人行闸机,实现了人车分流。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们的“安全感”,业委会从“人防”和“技防”两方面入手,除了督促物业落实24小时安保值守、巡逻等安全制度以外,还在各处关键点加装了127个摄像头,实现监控“无死角”。“这么多年总算有了‘守护神’。”张大姐乐呵呵地说道。
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正当居民们都沉浸在“居有所安”的氛围中时,小区业委会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下一阶段的改造:绿化提升和休闲广场翻新。走进小区,可以看到不少工人师傅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花坛修葺、道路铺设、绿化提升……工人师傅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正在打造的小广场成了居民们议事的新天地、孩子们一起玩耍的好地方,前来锻炼的居民一边散步一边感受社区的温暖。如今的状元府小区,正逐渐成为一个有温度、有色彩、有活力的温馨家园。
状元府小区的“蝶变”是街道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之一,从源头回应民生诉求、解决民生难题的缩影。面对社会治理中的每一件民情“小事”,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群众之事无小事,立足‘小事’讲担当”的工作理念,通过实施自治组织全覆盖、领导干部包靠小区等方法,将社会治理端口前移,点对点、面对面回应居民期盼,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彬)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营造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环境,新钢经济发展区不断强化工作...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