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20日讯(记者 何斐 通讯员 苏本善)2月18日,东平县经济开发区中煤东顺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现场车辆轰鸣、人潮涌动,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重点项目破土动工。与此同时,该县另外33个建设项目同时开工,新一年经济建设的春风席卷东平大地。
据了解,该县集中开工的34个项目,总投资125.6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2.22亿元,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项目23个,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项目4个,社会民生项目4个,基础设施项目3个。中煤东顺清洁能源项目、九鑫机械工具加工中心项目、祥瑞药业公司无水葡萄糖项目、佳鸿科技纳米公司纳米材料生产项目等投资额都在亿元以上,将为全县经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新一届东平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提出,要不断强化项目建设的支撑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小康东平建设积蓄力量。该县明确树立“以项目论英雄”导向,喊响“招商引资是真本领、新上项目是硬政绩”的口号,提出要凝聚整合全县力量为项目建设开路。
抓项目首先要解决项目从哪来的问题,该县明确三条路径破解难题。发动相关责任人、企业、东平名人力量,集中力量瞄准区域拉动力强、行业竞争力强、财税贡献能力强的“三强”项目;经济主管部门认真研究,吃透政策,充分结合“一区一圈一带”、脱贫攻坚等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包装上报项目;积极鼓励企业利用当前“谷底投入”、行业整合、转型发展的有利时机,实施技术改造提升项目、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和市场需求培育项目。
为确保效果,在项目上马前,该县相关部门都要对项目进行联合预审,对产业政策、市场前景、投资强度、单位产值、节能环保等进行深入分析论证,看税收、看实力、看节约,严把筛选关,确保项目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见效一批。同时,为加快项目顺利建成投产,该县制定一系列制度和优惠政策,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在机制保障上,该县成立县领导同志任组长的5项重点任务领导小组,8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指挥部,构建起“5+8”重点工作强势突破的工作格局,做到了人人有分工,层层有落实。
在责任落实上,该县建立县领导包保企业制度,与企业签订责任书,明确推进计划和完成时限,对包保企业实行“五包”,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对重点建设项目,包保双方盯紧靠死,研究制定切实有效办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力求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兴国本报讯2月21日,周村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培训班开班。各镇办、经济开发区分管负责人及指挥部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班上,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对违法建设治理政策进...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