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在周村区采访时看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在周村经济开发区石庙村占地经营长达15年之久的一处小卖部被拆除了,十字路口的这颗“毒瘤”终于被拔了出来。周村区城管执法局局长高书欣告诉记者:“像这种‘老大难\’问题,能够一天之内解决,得益于全区拆违政策宣传到位,得益于配套措施得民心,得益于党员干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我们把这次拆违行动,当作一场惠及全区百姓的‘民生仗\’和突破瓶颈制约的‘发展仗\’,借势借力,主动出击,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居住环境,维护好周村百姓的最大利益。同时,把过去乱搭乱建的违法占地拆出来、腾出来,通过‘减法\’做‘加法\’,为发展优质项目腾资源、腾空间。”周村区委书记沙向东说。拆违拆出的是发展空间,拆出的是城市形象,拆出的是党风民心。据悉,在拆除违建过程中,周村区通过“先党员、后群众”、“三带头、三不准”等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做到了科学、和谐拆违,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周村区胜利社区党委书记吴学迅“拿自己开刀”,对309国道胜利家居市场附近40处营业房进行了集中拆除,拆除面积1.25万平方。大世界社区丝织二厂宿舍的杨勇丰是一名老党员,所在小区有80多户搭建了铁皮棚,既阻碍了交通又存在消防隐患。之前物业要求他们拆除总是碰钉子,这次杨勇丰通过社区书记了解到拆违行动始末,主动要求先拆除自己家的,还当起了他们整栋楼的协调员。小区里的铁皮棚,没过几天就不见了踪影。
为了拆而拆,容易出现“这边拆了那边建”的情况。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周村区提出了“四个结合”工作要点,结合重点工程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结合棚户区改造、结合生态周村建设,做到“拆除一片、清理一片、美化一片”,完全不给违建留“生存”空隙。3月21日,在丝绸路街道无线电七厂宿舍拆违现场,居民刘建华直言:“拆了违建腾出地方,政府统一给规划停车棚、绿化带,既干净整洁又宽敞安全,比我们自己乱搭建好!”截至目前,该区已排查出违建面积27.8万平方米,拆除21万平方米。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10日,区政协主席阚金智在挂包路段新华大道召开推进“五长制”工作现场调度会。区政协办公室、区金融办、北郊镇、周村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和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园林...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