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小商品城,高燕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店主,安安稳稳做着自己的女装生意。2000年,她辞掉服装厂的工作,向家人借了6000元钱在小商品城租了个柜台卖女装,如今她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经过多年打拼,她在潍坊立了足,对于现在拥有的一切她很满足。
服装厂辞职改卖女装
高燕的店铺在小商品城三楼三区57号,店铺只有20多平方米,墙上、架子上到处都是展示的女装样品,她正酝酿着在即将开业的南区再开一家店。店里顾客络绎不绝,好在有丈夫和妹妹帮忙,高燕才有空坐下来与记者聊一聊。平常由姐妹俩看店,往返送货等体力活都交给丈夫孙文国,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高燕笑着说,换做今天的自己肯定吃不了当初的苦。
从服装设计专业专科毕业后,当时还包分配,像多数同学一样,高燕被分到了潍坊市区一家服装厂。工作没白没黑,受人管理,干了不到一周,她就辞职了,跟家人商量想在小商品城卖服装。在当时,毕业进工厂工作对女孩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她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
对于到小商品城卖服装这个想法,高燕并不是一时脑热。她说,当时小商品城名声在外,很多人买东西第一选择都是到这来,她跟朋友逛了几次,看好了这里的位置和人流量。借助这个平台,再加上自己所学专业,她有了卖服装的打算。
家人最终拿出6000元钱支援她。在小商品城三楼租了一个1.5米的柜台,高燕开始了创业生涯。向隔壁柜台的同行打听了进货渠道,她独自一人就找了去,就这样摸索着学习,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
庆幸当初自己的选择
当时交通、物流不发达,信息也不通畅,独自一人在外寻找货源,高燕吃了不少苦。“那时都是自己带货,我们在路边拦过路的客车,再将打包好的货装上车顶货架。”高燕说,一包货几十斤到上百斤,一次少说十几包,她咬着牙扛,当时全靠年轻、有闯劲儿,才坚持下来。
客户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好,婚后丈夫也辞职过来帮忙。手头有了积蓄后,他们租下了现在的门头,给市区的超市及寿光、安丘、昌邑、临朐等地供货。创业途中,高燕也曾打过退堂鼓,不过她还是撑过来了。靠着多年积攒下的客户群,即使在经济形势不景气和受电商冲击下,自己的生意仍不错。
“我会一直在这干到老。”高燕说,现在物流这么发达,自己再也不用奔波于各地进货了,小商品城的硬件条件、管理也逐渐完善,还开通了“鸢都购”电商平台,对业户进行专门的培训,店铺入驻“鸢都购”后,客户从网上就能下单。
经过17年的打拼,高燕在潍坊市区安了家,有房有车、有家人陪伴,对于现在拥有的一切她很满足,也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文/图本报记者周晓晴
新闻推荐
黄水东调应急工程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在铺设管道。黄水东调应急工程将缓解北部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潍坊市连年持续干旱,引来的客水保证了居民用水安全。为了优化胶东半岛水资源配置,山东省...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