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调馅、包饺子……3月25日,在寿光孙家集街道呙宋台村,一场饺子宴让村子热闹起来。村民和志愿者们忙着包饺子,还有精彩的文艺表演,这场饺子宴是村民自发出资,专门为老人准备的。老人在吃饺子看节目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孝道文化。据悉,从去年以来,寿光975个村开办了饺子宴,刮起孝老之风。
村民和志愿者忙着饺子宴,还有精彩的文艺表演
当天,记者来到呙宋台村村委大院看到,这里热闹非凡,村民和志愿者们正在为饺子宴做着准备,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摆放桌椅碗筷,有的忙着和面、擀皮儿、包饺子,有的忙着烧水煮饺子。整个村子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场面十分祥和温馨。
村民孙美玲种着蔬菜大棚,平时也比较忙碌,不过村里每次举办饺子宴,她都积极参加,当天一大早就赶来了。她儿子和儿媳也都从寿光城区赶回村里,前前后后忙活起来。“大家在一起包饺子、聊家常,即使过年也没有这么热闹。”孙美玲说。
听说当天村里有专门为老人准备的饺子宴,从部队回家探亲的王伟帅和杨兴国也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忙着摆放桌椅。
为满足老人们不同的口味,志愿者们准备了莲藕肉、韭菜鸡蛋和纯肉三种馅。
为了丰富饺子宴,志愿者们还为老人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在村委大院里,吕剧、舞蹈、小品等节目轮番上演,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边看着节目,一边聊着家常,笑容满满。
81岁的王象贤和老伴蒋西莲一早就来到村委大院。虽然自己也是饺子宴的服务对象,但王象贤可没闲着,他和老伴都是文艺爱好者,和11个舞伴带来了歌伴舞节目《祝妈妈长寿》。王象贤还带来了音响设备,为活动服务。
“村里举办了多次饺子宴,今天这一场还有节目表演,活动内容非常丰富。”蒋西莲告诉记者,通过举办饺子宴,村民间、年轻人和老人间互动多了,也丰富了村里的文化活动,形成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风气。
饺子宴由村民自愿出资筹办,计划已经排到明年
97岁的汤若梅老人笑着说,随着饺子宴的举办,村里老年人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每次举办,大家都聚在一起吃饭,可高兴了。”汤若梅说,“党委政府和社会这么关心老人,儿女们也会受教育。”
此次饺子宴由村民王光亮出资筹办,除了准备包水饺的各种材料,他还自费购买了50盒钙片,分发给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另外,村民王光水还免费为老人们拍了照片,准备冲洗出来送给老人作纪念。目前在呙宋台村,村民们自愿出资举办饺子宴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村民杨佃三告诉记者,举办饺子宴是传承孝道的有力践行,能集全村之力给老人送去关爱,进一步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村民都乐于参加。“只要大家有时间有机会,都会努力举办这样的活动。”杨佃三说,现在村民的物质生活好了,举办饺子宴可以满足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情感沟通。
“村民们都积极报名出资举办饺子宴,按照每月一次的计划,已经排到明年5月份了。出资人不仅有村两委成员,也有党员和普通村民。”呙宋台村党支部书记王光祥对记者说,通过组织孝心饺子宴,不仅大大提升了老人们的幸福感,还带动了敬老孝老的良好村风。
寿光975个村全开办,发扬孝道文化促进邻里和睦
饺子是传统美食,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举办饺子宴,让老人们一起吃饺子看节目,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是乡村文明的体现。去年以来,寿光市在推动乡村振兴中,除了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外,还推动了乡村文明的发展。
孙家集街办的工作人员表示,近日胡营一村、呙宋台村等多个村举办了饺子宴,不仅发扬了孝道文化,也促进了邻里和睦,在村子里形成一股文明风气。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基础。”寿光市文明办工作人员表示,去年该市975个村全部铺开“孝心村”建设,同时村村都有道德大学堂,在每月15日党员学习日,将传统文化纳入学习内容,营造出了浓厚的孝文化氛围。
记者了解到,寿光各村积极组织饺子宴、孝老宴活动,其乐融融的场面让老人和老友有了见面的机会,一顿饭让老人感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感受到了温暖。目前,寿光975个村,村村为80岁以上老人开办饺子宴,敬老孝老在乡村蔚然成风,还有不少在外地的寿光人纷纷出资参与这个活动。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了儿女的孝心,促进了家庭的和谐,乡村随处可见孝老爱老敬老场景。
文/图本报记者邓永杰
新闻推荐
□记者戴玉亮石如宽报道本报寿光讯“用上冲水式厕所,没有了蚊蝇,干净了很多。在城里住的儿子一家,也愿...
寿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寿光,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