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潍坊 今日青州 今日诸城 今日寿光 今日安丘 今日高密 今日昌邑 今日临朐 今日昌乐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今日寿光 > 正文

菜乡技术传四方,半数新棚学寿光 探寻“寿光模式”发展历程和创新提升轨迹(中)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19-04-17 14:49   https://www.yybnet.net/

游客参观寿光菜博会。

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菜农展示采摘的彩椒。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揭牌仪式。

寿光菜博会上的巨型南瓜。

春节过后,王佃军的脚步就没有停歇,他一直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奔波忙碌着,指导大棚蔬菜生产。

他是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村民,大伙儿公认的种大棚蔬菜的一把好手。自2000年起,他每年除了返回寿光探亲待上个把月,其余时间都在新疆的喀什、吐鲁番等地,传授大棚蔬菜管理技术,一年下来约有5000多人次听过他的课。

在全国各地,像王佃军这样忙碌的寿光蔬菜技术员有数千人;新建的蔬菜大棚,一半以上具有“寿光元素”。

从教技术到供方案,寿光元素遍及全国

时光回溯到30年前的1989年,三元朱村的第一茬冬暖式大棚黄瓜刚摘完,就有村民跑来找王乐义,说:“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这‘宝贝’,起码要封锁三年,等咱村发大财了再外传。”王乐义认为,一个村富了不算富,全寿光富了也不算富,全国农民兄弟都富了才算富。“三元朱的大棚技术,一不搞封锁,二不申报专利。”

从1990年开始,王乐义就带领村里的种植能手去寿光各地讲课,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迅速在寿光传播开来,同时逐步走出寿光,走向全国。向外地派出技术员最多的年份,寿光总共有8000多人,其中三元朱村就有160多人。截至目前,寿光总共派出技术员10万多人次,60人被聘为科技副县长、副乡(镇)长。

除了“走出去”,寿光还“敞开门”“迎进来”开展技术培训,仅三元朱村就为全国各地培训农业技术骨干30多万人次,接待学习参观者200多万人次。

随着蔬菜技术“走出去”,寿光相关企业拓展市场的空间大了,相关人才施展本领的舞台宽了。

成立于2008年的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业集团”),不再局限于向外传授单项技术,他们集成多项技术,制定了整套蔬菜种植方案,对外输出。2009年,产业集团承接的第一个大项目,是在汶川大地震受灾严重的四川省北川县。

“我们援建的北川维斯特农业项目,不仅促进了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兴起,同时接纳当地400多人直接就业,还带动3万多人员围绕产业链创业增收。”产业集团基地管理部副部长宋国祥说。

近几年来,寿光的企业先后向全国26个省份提供了农业问题集成解决方案,在江西井冈山、瑞金,陕西安塞等地建了大型蔬菜基地。如今,全国新建蔬菜大棚一半以上具有“寿光元素”。这是一件令寿光人颇感自豪的事儿。

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在寿光成立。中心成立了由4位院士领衔、67位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以及36人组成的当地专家团队。至今,他们收集梳理了1920条与蔬菜质量相关的产业链标准,编制了37种蔬菜的54项生产技术规范。

企业界有句名言:“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寿光正在实现从生产蔬菜到打造蔬菜品牌,再到制定蔬菜行业标准的“三级跳”。伴随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的落地,寿光争做蔬菜产业“领跑者”的劲头更足了。

塑造品牌,叫响“寿光蔬菜”名号

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原来是个没有区位和资源优势的农业村。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村里开始发展大棚彩椒种植。2008年,由村党支部领办,村里成立了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斟都”五彩椒商标。2009年,东斟灌村五彩椒通过了原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

注册商标之后,东斟灌村的彩椒知名度越来越大。“去年冬天,最贵的彩椒卖到每斤8块钱,一亩大棚能收入七八万元。现在一半的种植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东斟灌村村委会主任李春祥说。

在寿光,意识到蔬菜商标价值的不止东斟灌村。截至2018年底,寿光市拥有“桂河芹菜”“独根红韭菜”“浮桥萝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6个,认证“三品”农产品371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面积接近20万亩。全市80%以上的园区蔬菜以品牌蔬菜的形式进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400多个连锁超市和高档社区。

寿光蔬菜名气大了,有些人便打着寿光蔬菜的旗号销售外地生产的蔬菜。这些蔬菜来源复杂,品质无法保证,影响了寿光蔬菜的声誉。

如何解决寿光市场上本地菜、外来菜难以区分,品质难以管控的问题?寿光市有关部门探索建立了二维码信息追溯体系,在每个蔬菜交易市场上都配备了二维码打印机,实现了蔬菜质量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全程可追溯。

为了擦亮“寿光蔬菜”这个金字招牌,自2018年起,寿光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发集团”)进一步明确寿光蔬菜标准,着手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寿光蔬菜”,规范市场运营。

农发集团总经理张成生介绍,2018年年底,寿光市建了18个蔬菜生产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内的蔬菜严格按照“六统一”来组织生产管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措施、统一生产检测、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销售。“从今年2月起,我们从18个园区生产的蔬菜中,挑出部分品种运到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地,摆到高端社区、超市的货架上试卖,价格是普通蔬菜的3倍至5倍。”

张成生说,农发集团目前正在以18个园区为主导,辐射带动寿光的合作社以及种植户规范管理,高标准生产,使之生产出的蔬菜,无论品质还是卖相、口感都达到“寿光蔬菜”这一区域公用品牌的要求。

今年是寿光菜博会举办的第20个年头。一年一度的菜博会,成为寿光打造蔬菜品牌的舞台。据统计,前19届菜博会共有50多个国家、地区和31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参会,参会人数累计2800多万。

菜博会架起了农民与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桥梁,成为寿光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体现寿光特色的名片,大大提升了寿光蔬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挑起产业振兴的重担

农民是发展蔬菜产业、打造寿光蔬菜品牌的主力军。农民职业化是实现产业振兴的有效举措。

近几年,寿光市在发展蔬菜产业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爱农村、懂农业、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寿光市化龙镇西丰村村民张建华种植大棚韭菜20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还牵头成立了寿光市脆鲜碧韭菜合作社,带动周边30多户韭菜种植户种植绿色韭菜,并通过网络销售盆栽韭菜,增加经济收入。

“光埋头干活,挣不了多少钱,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张建华说。2017年,他参加了寿光市农业广播学校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学习种植技术、市场销售、经营管理等知识,还曾去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考察学习。

李爱红是山东燎原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也曾参加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培训过程中,李爱红萌生了销售新思路,回到公司之后,成立一个电商部,尝试采用网上销售的模式,产品销量大增。

2016年,寿光市开始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针对职业农民培训特点,该市建立了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组织学员到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开展培训学习。在田间课堂上,农民学员提出问题,老师现场解答,做到了面对面学,手把手教,受到学员们欢迎。

据统计,从2016年到2018年,寿光市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80人。

此外,寿光市建立了350多家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站,14名专家轮流“坐诊”,为全市600多个村16万个农户提供网上技术咨询服务。

新闻推荐

20万株郁金香盛放 游客来打卡

4月中旬,到了郁金香盛开的季节。4月14日,寿光市滨河城市湿地公园的郁金香园里,20万株郁金香花盛开,将园区装扮成了花...

寿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寿光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菜乡技术传四方,半数新棚学寿光 探寻“寿光模式”发展历程和创新提升轨迹(中))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