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新闻 华州新闻 韩城新闻 华阴新闻 蒲城新闻 富平新闻 潼关新闻 大荔新闻 合阳新闻 澄城新闻 白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大荔新闻 > 正文

关注高温天气 热!热!热死人啦 距三伏天结束还有34天 房间太热 开空调 城市太热 怎么办

来源:华商报 2018-07-23 04:21   https://www.yybnet.net/

7月22日,西安市兴善寺东街,墙体上成排的空调主机也是发热源之一

7月22日,西安市南稍门,汽车尾气也是热源之一本组图片由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 摄

热岛效应1号选手 空调

假设西安1千万人口,每4人共用一台空调

250万空调同开1小时散热量可将未央湖变温泉

昨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两位物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士

以假设西安1千万人口计算

每4人共用一台空调

他们计算了一小时的排热量

同一时间250万空调同时使用

以一台1.2P、制冷系数3.3的空调为例

每小时总的散热量为:电功率1000×系数(3.3+1)×时间3600秒×空调总数量

总散热量3.87×1010千焦

未央湖湖水总体积按100万立方米计算

密度1000千克/立方米

假设水温25℃

比热容:4.2KJ/KG·K

湖水质量m=pv=109千克

引入:Q=m×c×△t

可以将湖水温度升高10℃

相当于将湖水加热到35℃变成温泉水

此外,通过公式演算

烧开一壶水需要602千焦的热量

一台空调向大气排热量为12600千焦

也就是说空调一小时排出热量可以烧开21壶水华商报记者 宁军

热岛效应2号选手 汽车

若每天40万辆车上路跑100公里

城墙内近地面3米将被“加热”0.32℃

昨日,华商报记者咨询从事多年物理教学工作的杨老师

假设汽车的质量均为1500kg

发动机额定功率为60kw

油耗为每百公里10L

汽油密度统一为0.7×10kg

汽油的燃烧值是4.6×10焦/千克

根据公式可计算得出

一辆小汽车行驶100km汽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为3.22×108J

如果按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如正常的一个大气压)

空气的比热为0.24J/(kg·℃)

也就是说1立方米的空气升高1℃需要0.24大卡(240卡)的热量

相当于1005.6焦耳

根据换算

每辆行驶100公里产生的热量可使100立方米空气中的温度上升0.32℃

如果每天40万辆汽车每辆都跑100公里

可使4000万立方米空气中的温度上升0.32℃

而西安城墙内面积为11.32平方公里

相当于40万辆车都跑100公里的话

产生的热量可以使城墙内近地表3米的温度上升0.32℃华商报记者 张成龙 制图/张永文 摄影 陈团结

今年5月3日,西安市机动车的保有量达到300万辆。西安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西安市每天道路上运行的机动车30万辆~50万辆。如果按每天可上路运行的汽车数量为50万辆计算,工作日限号20%,实际上路40万辆。

>>专家解析

西安城市热岛强度从1995年开始快速上升

专家支招:增加绿地、设计城市风道、恢复周边水系、机动车限行等可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一说起这几年夏天的高温,西安市民都会想到“热岛效应”,那么,西安的热完全是“热岛效应”导致的吗?这种热的体验,是不是会逐年严重?华商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看看专家怎么说。

什么是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中心,气温一般比周围郊区高1℃左右,最高可达6℃以上,大城市散发的热量可以达到所接收的太阳能的2/5,从而使城市的温度升高。在城市热岛作用下,近地面产生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热岛环流。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尘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故城市降水比郊区多。

环境专家邓顺熙:玻璃幕墙、水泥柏油路面增多热岛效应明显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邓顺熙认为,产生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变成“钢筋水泥森林”之后,吸收的光照明显增多,“你想想,原来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吸收的光照,就是这个球场面积这么大;但是你把它改成了高层,除了这个足球场面积大光照之外,还有四个外立面吸收的光照,如果再做成玻璃幕墙,折射光线,那么吸收和散发的热量就更多了。”

“再有就是城市的广场绿地减少,硬化地面增多,地面散热的程度和硬化程度成正比,同样是炎热的夏天,你走在草坪上,可能觉得还有些许凉意;可是你走在阳光照射下的柏油路上或水泥地面上,立即感觉热浪翻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城市周边水系。在高新楼群密集的地带上班的人,高温天就觉得很难熬,走在哪里都觉得酷热;在南湖附近或者灞河附近的人,感觉其实就没那么热,因为水面还是有降温的作用。”

邓顺熙说,这些热岛效应,都和城市规划有关,而这些都是造成了对光照的改变,从而产生的热岛效应的加剧。除此之外,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会小程度的加剧热岛效应,“比如车辆尾气排放、空调、做饭炒菜等,都会产生影响。”

邓顺熙建议,应该通过规划,控制城市中心的高层,在城市中心留出大的空地,而不能一味建高层,高层越多,城市中心的热岛效应越显著;其次,减少建筑物外立面的玻璃幕墙,玻璃幕墙折射、释放的热量太大了;再次,应该恢复西安周边的水系,比如现在正在改造的昆明湖,就会一定程度减缓热岛效应。

省气象局专家:1995年后 热岛效应迅速上升

一份来自省气象局专家的论文显示,西安市1959~1971年热岛强度的绝对值很小,平均值只0.14℃,热岛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1972~1994年热岛强度上了一个新台阶,由1972年前的平均0.14℃的低水平上升到1994年的0.84℃的较高水平,上升幅度达0.7℃,上升速率为0.69℃/a;

1995年以后为热岛强度的快速上升阶段,1995~2008年的年热岛强度在1.0~1.9℃之间波动,平均强度为1.45℃,比第二阶段的平均强度高0.61℃,该时段热岛强度的上升速率为0.87℃/a。

由此可见,西安城市热岛强度从1995年开始上升速度更快,热岛强度更加明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近年来随着西安城市的发展、城区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建筑密度、下垫面的性质都有了较大的改变。

此外,能源消耗剧增、人为热排放增大等因素加剧了城市化效应,使得城郊温差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城市热岛越发明显,热岛强度逐渐增大。

气象专家方建刚:西安地理上比较聚热

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方建刚说,西安最近的热,是每年在西安都会出现的高温时段。比起去年,其实西安今年算是高温日比较少的,因为7月前半个月一直在下雨,7月下旬才开始热起来。

方建刚说,说到城市热岛效应,西安处于河谷地带,四周有秦岭、黄土高原,西安所处的凹地本来就有聚热的特征,一到夏天,阳光照射后,热量都聚在一起,很难散发。和西安类似,渭南的大荔、安康的旬阳,也是因为地理原因,夏季温度很高。

从气象原因上来说,夏季,西安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在此大气环流下,天气晴好,升温迅速。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这段时间正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也就是西安最热的一段时间。

此外,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物增加,汽车、空调增多,城市热源增多,城市热岛效应也逐渐增强。不过,西安现在也在增加绿地的规划,设计城市风道,机动车限行,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实习生 白毅鹏 宋美琦

西安三日天气

今天 晴 26℃~39℃

明天 晴转多云 26℃~40℃

后天 多云转晴 27℃~40℃

高温持续烧烤全省

局地可达40℃

近期关中、陕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就像一个烧红的火炉,炙烤大地,同时全省部分地方多阵性降水。

昨日陕北部分地方,陕南部分地方、关中局地有阵雨出现,较强降水分布在延安、汉中。而关中大部、陕南大部继续晴热,截至17时,关中、陕南36个区县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最高长安39.3℃,最高气温具体分布:陕北大部29℃~34℃;关中大部、陕南大部30℃~39℃。

西安的天气更是骄阳似火,昨天最低气温28.6℃,最高气温36.9℃,午后的太阳晒得皮肤火辣辣得疼,连日来的高温热浪,已经让古城西安的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酷暑难耐的滋味了。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西安城区现在有29个气象监测站,其中泾河站处于气象观测场之中,符合严格、标准的测量条件,有百叶箱,地面为草坪;其他站点没有百叶箱,地面条件要求也不严格。其他加密监测站的数据用于参考,不作为气象数据的依据。

受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预计未来三天陕西省陕北北部、关中西部和陕南西部仍有阵性降水。关中东部、陕南东部部分地方有38℃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气温可达40℃。

预计未来3天西安继续为晴热高温的天气,最高气温39℃~40℃。紫外线辐射强,午后容易中暑,请注意防暑降温。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实习生 宋美琦 通讯员 张宏芳

>>相关新闻

男子进山避暑遭蜂蜇休克

华商报讯(记者 李琳)持续高温下,市民们纷纷山中避暑,日前一名男子进山避暑时被胡峰所蜇引发休克。医生提醒,如遇蜂蜇应迅速检查有无蜂的毒刺折断在伤口内,拔除毒针,挤出毒液。

7月21日,西安工会医院急诊科门外,一位五十多岁呈昏睡状态的男子被人抬入抢救室。原来该男子山中避暑时在野外被胡峰所蜇,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性肾损伤。经过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后,该男子意识逐渐恢复,目前脏器功能及内环境稳定。

“幸亏患者年轻体健,只被蜇了五下就出现了这些症状,要是身体素质差一些,或者被蜇的数量大于10下,那很可能就会致命。”急诊科焦德圣主任表示,近期该院接诊的蜂蜇伤患者不少。

据了解,陕西省的胡峰主要以金环胡蜂为主,毒性较强,被蜂蜇伤后,轻度中毒者会出现皮肤红肿、荨麻疹、头晕、呕吐等症状,重度中毒者则会出现休克、溶血、呼吸衰竭、肝肾心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若抢救不及时,极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那么夏天在野外游玩时,该如何预防被蜂蜇的情况,如遇蜇伤又该做哪些紧急处理?在山野田地中,要远离、不主动攻击胡蜂及蜂巢,若不幸被蜂群攻击后,要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蹲俯不动,尽量不要蹦跑扑打。进入山区时,不穿鲜艳的衣服或喷气味浓烈的香水,外出时,可携带蛇药片、抗过敏等急救药品。

蜂蜇伤后的,迅速检查有无蜂的毒刺折断在伤口,应立即拔除毒针,挤出毒液。如果是大胡峰蜇伤,可以用酸性液体冲洗伤口,如食醋等。如果是小蜜蜂蜇伤,可以用碱性液体冲洗伤口,如肥皂水等,均可中和蜂毒。局部可外覆蛇药片,或用鲜马齿苋或夏枯草捣烂,敷于被蜇处。

尽量避免搔抓痒处,以免引起皮肤感染、化脓等。被蜂蜇伤较严重,全身症状明显时立即在就近医院诊治,同时尽快转入有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医院开展进一步救治。

宝成铁路18趟列车今停运

受宝成铁路水害影响,7月23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强化运力组织,将西成高铁11趟动车组列车扩大编组重联运行,进一步提升出入川运能。普速列车方面将有18趟列车停运,具体车次如下:北京西至成都T7次;成都至北京西T8次;上海至成都K291次;成都至上海K292次;扬州至成都K245次;成都至扬州K246次;太原至成都1485次;成都至太原1486次;呼和浩特东至成都K195次;成都至呼和浩特东K196次;北京西至成都K1363次;成都至北京西K1364次;佳木斯至成都K545次;成都至佳木斯K546次;西安至昆明K165次;昆明至西安K166次;宁波至兰州K1041次;宁波至西安K467次。华商报记者 雷婧

新闻推荐

齐抓共管 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本报讯(记者吕洁)7月17日,市政府办大气污染专项督察组赴大荔县、澄城县,现场督察大气污染...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关注高温天气 热!热!热死人啦 距三伏天结束还有34天 房间太热 开空调 城市太热 怎么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