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新闻 华州新闻 韩城新闻 华阴新闻 蒲城新闻 富平新闻 潼关新闻 大荔新闻 合阳新闻 澄城新闻 白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大荔新闻 > 正文

三河之地蕴灵动 秦东大地写华章 ——大荔县旅游产业发展侧记

来源:渭南日报 2018-09-27 02:36   https://www.yybnet.net/

沙苑秋收

盐池洼湿地

同州湖

洛河

丰图义仓

黄河高铁第一桥

大荔,是一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二十万年前的大荔猿人赋予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黄、渭、洛三河汇流让这片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平川、沙洲与台塬相间的独特地貌,蕴藏了及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荔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全县1800平方公里面积作为一个整体板块统筹规划,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以“全景大荔、全域旅游、全面小康”为目标,倾力打响“美丽大荔、周末之家、休闲之都”品牌,唱响了一曲全域旅游发展交响曲。目前,已建成国家3A级以上景区8个,休闲农业采摘园21个,乡村旅游景点50个,成为陕西省总结推广的乡村旅游发展八大模式之一。先后获得“陕西最美休闲旅游度假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

高点定位茧化蝶

大荔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农民占到总人口四分之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冬枣、瓜果、渔业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著名的瓜果菜之乡,赢得了“现代农业看大荔”的美誉。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提档升级?2013年,大荔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坚持先工战略,突出三区融合发展,做强农业、做大旅游、做活商贸,加快产城、景城、城乡一体化进程,打造大荔经济升级版”的总体发展思路。同时积极实施“四个推进”。即:推进“三区”融合。把城区当景区去建设,把景区当园区去经营,把园区当城区去管理;推进产业融合。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带动乡村旅游业和三产服务业发展,实现农工商共赢;推进城乡融合。将乡村像城市一样投入、一样管理、一样经营、一样发展,让农村人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出门见路灯,活动有广场,就近能挣钱;推进区域融合。主动融入大华山旅游圈,西安一小时经济圈,沿黄生态旅游经济带,强化与毗邻的山西、河南互通交流,使旅游带动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观念的改变,让大荔活力四射。他们以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为目标,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乡村,先后聘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流专家团队规划编制《大荔县全域农业公园总体规划》《大荔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对全县6个镇、20个示范村、36个重点村进行规划建设,全面融入地域特色,形成了“处处风光步步景”,让游客身临其境就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想得起乡愁”。“孝道文化、同州饮食”柳池村、“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畅家村、“农业观光、马术休闲”平罗村、“黄河风光、水产体验”福佑村以及“福佑多彩、渔光互补”范家镇、“天下粮仓、城景融合”朝邑镇、“现代工业、产城融合”官池镇,均成为大荔旅游的靓丽名片。东线适时推出“黄河湿地风情游”精品旅游线路。初步构建形成了“核心景区牵动、百公里百万亩美丽产业支撑、美丽乡村串联驱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美丽乡村大花园

2013年8月,大荔县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先后累计投资8亿元,开展了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完善、民居改造、生态保护、服务提升六大工程,全县100%的村建成清洁乡村,40%的村建成美丽乡村,15%的村建成幸福乡村,50个村达到国家美丽乡村标准。同时,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严通村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畅家村被命名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平罗村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最美乡村”。

按照产景一体理念,打造形成30万亩有机冬枣、20万亩黄花菜、20万亩黄河粮仓、12公里多彩月季长廊等百公里百万亩美丽产业景区,实现大荔冬枣、黄花菜、大闸蟹、南美白对虾等优势产品竞争力,由“论斤卖”向“论个卖”转变,由农副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变。“大荔冬枣”还跻身“2015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20强”,成为G20杭州峰会的领导人专供水果。按照景村一体理念,投资5亿元的“花海长安”田园综合体启动建设。以打造“关中水乡、东府水城”为目标,建成1500亩同州湖、7000亩朝邑湖、5000亩沙苑湖等11个水面和10万亩黄河湿地,恢复重建涝池540个,形成覆盖全县的水生态、水景观、水产业,实现“水兴大荔”目标。实施造绿种花工程,对城区1500亩收储土地、全县12条城市道路,实施绿化,新增绿地面积110万平方米,使道路成为景观路,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在进村路两旁、村中广场和村镇街巷等区域进行花卉种植,新建花卉村40个,形成了“全县大花园、一镇一景观、一村一园林”的美丽景象。

大荔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等。由大荔县主导编制的《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已经在全省推广。

多业融合著华章

“旅游+农业”。按照建设全域国家农业公园和田园综合体的总体目标,建成大荔现代农业展馆、中国枣文化博览园;建成新颖4.0农业公园、官池牡丹园。以打造农耕休闲体验园为核心,建成尊天农业等2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了传统农业向观光、休闲、创意农业的转型。

“旅游+体育”。规划建设了沙漠运动、水上运动、马拉松运动等多个项目,重点实施了“5+1”自行车绿道工程,全国首条12公里自行车高速公路建成投用;成功举办三届以“美丽乡村”为主题的中国大荔国际马拉松赛、两届世界名校龙舟赛、三届全国竞走赛等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助推大荔乡村旅游名扬国内外。

“旅游+文化”。深入挖掘隋文化和关中民俗文化,扩大“盛隋文化”“陕商文化”的影响力;建成了畅家村史馆、平罗家风馆、安仁民俗馆。编排《枣花香》《银镯鉴》等同州梆子剧目,先后进京展演,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旅游+宣传”。以“大荔春来早、五月花正浓、金秋硕果香”等为主题,先后举办桃花节、杏花节、冬枣节、梦幻灯光节、荷花节等十余个节会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其中,充分享受全域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旅游+交通”。“美丽大荔号”高铁命名开通,沿黄公路、大朝旅游专线、同州湖西路等15条城乡主干道路形成了城乡“七纵七横”的交通网络体系。全县二级以上公路达到150公里,全部按照景观路、旅游路的要求配建了自行车绿道,全部设置候车亭,安装红绿灯系统,道路两旁种植了观赏树、花坛、文化小品景观,这些四通八达的美丽公路已经成为连接城乡的风景线。旅游制定出台《大荔县“六乡工程”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推动民宿旅居、休闲康养新业态发展。

目前,已建成占地面积300平方公里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区域内有6万亩黄河水产园区、农业光伏科技园区、渔光互补电站等一二三产融合项目,整个示范区以沿黄公路和大朝旅游专线相连,成为“旅游+农业+渔业+工业+科技”的多元化观光休闲游览区,被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六部委授予“全国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等荣誉。

亮点纷呈竞风流

做靓“北国江南、关中沙海、天下粮仓、醉美黄河”四张名片,全力建好同州湖、皇家沙苑、朝邑湖、丰图义仓、黄河湿地风景区、中华健康养生园、长安屯田园综合体、南湖8大景区。

同州湖景区建成渭北最大的千亩水面景观,460余亩的薰衣草庄园,30公里的自行车高速公路赛道和以中国红北大门、洛神雕塑为代表的28个景观节点。东府水乡“同州里”一期建成开放,日均吸引游客2万人,成为集餐饮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慢生活综合性旅游水街。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丰图义仓景区建成景区广场、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景区接待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着力打造国家5A级景区。沙苑景区建成沙苑景区大门、生态停车场、25公里的景区主干道路。沙海北湖成功注水。世纪明德未来国家营地项目启动建设,入选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建设项目。黄河湿地风景区建成25公里黄河湿地水上自行车赛道。福佑古寨、多彩渔村、天下第一福等景点对外开放,百公里骑行网成为沿黄旅游线上一道亮丽风景。中华健康养生园已建成开园,日接待游客万余人,成为中国西部唯一集旅游观光、中医文化传播、中医医养结合、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复合景区。南湖景区已建成800亩的湖面,修建了湖心岛、福寿亭、游泳池、儿童戏沙区等景观节点。

“道路是风景线、村庄是小公园、全县是大景区”这是对大荔旅游形态贴切的描述。(周遵义)

新闻推荐

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创建考评组来渭南市考评验收

本报讯(记者武茵茵吕佳)9月18日至9月21日,由省农机局副局长段保群带队的2018年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创建检查考评组来渭南市...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河之地蕴灵动 秦东大地写华章 ——大荔县旅游产业发展侧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