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富平土生土长的农民工,如何成为央企二十一局三公司的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工?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人如何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并被行业内人士称赞为“工人发明家”?
获得12项国家新型实用技术发明专利的勇气,如何点燃了他向“大国工匠”冲刺的梦想?
3月10日,绿回春渐的时节,记者抵达了新建蒙华铁路八标段二工区项目部。
三项发明一项革新
国家重点工程再显身手
提及马小利,新建蒙华铁路二工区项目书记杨兴智就竖起大拇指兴奋地说,“人家在我们单位可是个能人!”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终于见到了被人口口相传的马小利。其时,皮肤稍黑、略显木讷的马小利正在填写一张名为中国铁建“大国工匠”候选人的申报表。杨兴智书记告诉记者,目前针对蒙华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要求,马小利在蒙华项目上已研制成功“8字筋冲压机”“8字筋组合成型机”“导管组合钻床”,革新成功“8字筋弯曲机”,这些新研制的机械,在施工中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也被业主在全线推广。
新建蒙华铁路是国内目前最大规模的运煤专线(即蒙西到华中煤运铁路),其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途经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止于江西省吉安站,线路全长1837公里,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2亿吨/年。工程路基总长1038.757公里、桥梁297.121公里/702座、隧道457.504公里/228座。全线新建及改建车站74座、牵引变电所37座,设煤炭集输运站5座和临时煤堆场5个。
新建蒙华铁路八标段二工区项目部主要承担小南塬隧道、君子隧道两个隧道,小南塬1号斜井工程、小南塬隧道出口工程、君子隧道进口工程、君子隧道1号斜井工程、君子隧道2号斜井工程,该工程施工采用进口、斜井、出口
3个点4个工作面进行
施工。而根据地勘资料,
小南塬隧道出口不良地
质情况较多,主要类型有
特殊岩土、滑坡、高地应
力、有害气体等,存在安
全隐患较大,施工技术难
点多等不良施工因素。
在杨书记的带领
下,记者参观了由马小
利负责的钢构件厂。
偌大的钢构件车间
内一片整洁,钢材摆放
有序,只见场地内焊枪频动、焊花飞舞,机器轰鸣,随着时间的累积,规格统一、分毫不差的部件被整齐地码放在一起,成品与半成品构件分门别类,整个车间都在按照一种标准化的程序在飞速运转。
短时间内就在国家重点项目上研制成了3项专利产品,革新成功一项产品,马小利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创造传奇
家国大梦助推凡人小梦
这种奇迹究竟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
杨书记告诉记者,今天的马小利,用的是前世今生的技术,走的却是创新转化的大道。
1971年2月出生的马小利是富平县教场村东教人,原来在乡镇的机修厂上班,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几经辗转后他成为了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都汶高速公路项目部的一名农民工。多年来,他在项目部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了12项创新发明成果,成为集团公司乃至业界公认的“金牌蓝领”。
马小利的创新梦从一辆台车开始。当时,马小利所在工点承建的隧道是一座高瓦斯隧道,当时掌子面需要一台开挖台车,但隧道内不允许进行电焊作业。如果在洞外制作,因隧道内有两处衬砌台车挡道,无法将开挖台车整体运到掌子面。经过思考,他研制了一台用300个螺栓联接的无焊接开挖台车,解决了施工难题。一向注重创新的中铁二十一局集团领导以及三公司党政领导随即任命马小利为项目部加工班班长。此后,马小利的创新梦一发不可收拾,他通过刻苦钻研不断推出创新发明成果。继无焊接开挖台车后,陆续研制出混凝土自动配料机、H型钢弯曲机、多功能吊装设备、工字钢调直机、六棱形混凝土空心砖预制机等施工急需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还极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程质量。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马小利积极抢救伤员,搭建20余顶帐蓬,40余名轻重伤员和200余名施工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公司在建的都汶高速公路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施工机械设备报废,工程要恢复重建十分艰难。马小利带领加工班首先重建混凝土拌合站,根据工程需要又加工了6台衬砌台车,为确保都汶高速公路2009年5月12日前通车作出突出贡献。
2009年马小利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5月6日,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与马小利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2014年9月23日贯通的贵阳龙洞堡机场隧道,它开创了国内空地一体化立体交通枢纽先河,是全国首座具有航空、城市轨道、城际铁路、公共交通无缝连接功能的空地一体化立体交通枢纽。该项工程,攻克了大跨度变截面施工、隧道小净距穿越建筑物桩基、穿越人工填土、超浅埋等八大施工技术难题,形成了十余项技术专利和工法,创造了国内地下工程技术多项第一,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梁文灏(浩),设计大师史玉新、刘培硕,国家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中铁二院、西南交大、贵州省科技厅、中国铁路总公司、成都铁路局贵阳建设指挥部,以及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王梦恕院士也竖起大拇指为之点赞:“该隧道要申报国家级工法,此成果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站在了尖端科技前沿,引领隧道施工在科技上创新突破。”
马小利成为了中国铁建当之无愧的“工人发明家”,实现了由农民工到正式职工的华丽转身。
蒙华铁路二工区项目经理吴小峰说,企业管理有三种境界:一是“以我为原点、以钱为半径”的钱商,这种企业就是为赚钱而赚钱;二是“以钱为原点、以思想为半径”的贤商,这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三是“以思想为原点、以社会为半径”的圣商,它不仅能成就家国大梦,还能成就凡人小梦。
三公司八标段二工区在中铁二十一局集团领导的支持下,以兼具家国情怀的意识,将马小利这样的人推上了创新的舞台,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马小利”出现在三公司以及中铁二十一局各条战线上。因为在这个企业里,上至领导层,下至各个班组,一个拥有数百人的集体已经将创新以及标准化意识融入职工脑海里、肌体里,相信其在施工的33个月11880个日日夜夜里,会有更多的创新产品以及先进人物出现。行将结束采访时,工区杨书记正忙着给马小利多方寻找合身的工作服,不日后马小利将去兰州总部演讲;而吴小峰经理正忙着筹划兄弟单位来场学习的诸多事宜。(文/图记者袁志强)
新闻推荐
一年一度,总有一个叫‘年\’的关口山一般得压在你的心头南来北往的乡情,在岁末的大迁徙中,摩肩接踵火车那硕大无比的胃把一节节积蓄已久的热望用力地蠕动,消化吞没然后蜿蜒在炽热的铁轨上火车就像一...
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