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庄镇位于韩城市区以北10公里处,东临黄河,西靠黄龙,南接新城,北依龙门。全镇国土面积241.5平方公里,共辖48个行政村,232个村民小组,12846户,58339口人,镇区常驻人口15000人。耕地面积7.9万亩,林地面积15.1万亩。西部山区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景色宜人,有“天然氧吧”之称,优质大红袍花椒生产享誉全国。中部平原工业发达,是设施先进的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以及正在建设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两个园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5家。沿黄、国道一线有“民居瑰宝”党家村,黄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普照寺,“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梁带村两周墓葬群。镇区交通便捷,经济活跃,108国道、京昆高速、京韩铁路穿镇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既是农业大镇、工业强镇,又是渭北旅游名镇。全镇工农业总值205.55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419元。
自2014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带两河三区四镇”的总体规划,西庄镇作为“三年千亿振兴计划”的重要承载区,镇党委、政府以党建统领全局、以规划促进发展,以项目带动建设、以产业促进脱贫的思路,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党建统领全局
通过开展“党建+”工程。以党建+本职工作、+项目建设、+***、+便民服务为载体,用党建统领全局,用“两学一做一争当”统一领导干部思想,用三项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检验“两学一做一争当”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促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上台阶。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从落实党要管
党、从严治党要求的高度,深刻认识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极端重要性,充
分发挥党委议事制度,坚持大题大
作,大事大为,在任何时候都不含糊、
不动摇、不懈怠。
规划引领发展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科
学合理的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前提。
我镇确定了“超前规划、细致建设、
大胆开发、严格管理”十六字方针,
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和特色化,对镇
区范围实行统一规划。
一、聘请天津城市规划院编制西
庄镇“十三五”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在三镇合一的基础上,委托陕西城乡设计院,对全镇2014-2030年的中长期规划进行修订完善;聘请陕西明胜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全镇区域特色,着手实施联村联片环境整治方案规划;聘请陕西中晟规划设计院编制村庄规划;陕西大正规划设计院编制现代农业规划;深圳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编制旅游规划;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西北勘察设计院编制汶河公园二期、集贸市场、农贸市场、小微企业加工区设计规划。使规划的指导和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加强,保证了合理布局的原则下高标准建设,逐步形成规模。
二、着力提升中心镇区功能。克服资金压力,积极争取省市补助资金,总预算投资1.2亿元,重点实施镇区提升八大工程:镇区街道改造提升工程;汶河公园建设工程;西庄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一街两巷改造提升工程;镇区公厕建设工程;小微企业加工区建设;法王食府;集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彻底改变西庄镇区无公园、无排水、无公厕的历史,全面提升镇区功能。对街道商铺外立面和两个市场按照明清风格进行改造提升,建成明清一条街,提升镇区品位,繁荣镇区商业经济。
三、理顺镇区城建、环卫、保洁、市场管理等体制,教育引导镇区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彻底改善镇区脏、乱、差现象。重点抓好西庄中心幼儿园、西庄中心小学、西庄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
四、立足镇情,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精巧设计,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品呈现,把镇区建设成为集商贸流通、办公生活、文化娱乐、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商住中心。重点谋划筹划建设好盘龙新村二期建设及配套的“五个一工程”,形成规划科学、配套合理、设施一流的千人社区。
五、提前谋划建设昝村街区生活、服务功能、道路设施、供排水、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提升改造,重点完善大韩公路昝村街道改造提升工程。
项目带动建设
以煤化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为重点,围绕韩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找准定位,抓好服务,紧密配合,鼎力支持,努力打造韩城北部新型工业区。
一、努力把煤化工业园区建成全国一流的循环工业示范区。全力推进优势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明确领导,抽调专门公里力量为环己酮、陕煤韩城矿业公司2*350兆瓦矸石电厂项目、矸石电厂项目做好服务,推进煤炭产业向高效低碳节能方向迈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二、努力把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全省一流的新型工业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西安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项目在西庄的落户,必将对西庄经济发展产生最直接的推动作用。项目实施两年来,泌惠塬6个村干部群众从大局出发,为园区建设不计个人得失,不图个人利益,实现了黄河大街北段、三纬路、五纬路建成通车,形成了园区“一纵两横”基础交通网雏形;园区孵化基地、名大国际汽车城、热力公司、二纬路、名大汽车城等项目顺利完工,奠定了园区发展的基础。近两年是园区发展的重要一年,北湖、水科技产业园、远大住工、园区东排工程、秦天科技相变材料园、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将相继开工建设,园区的经济拉动作用将初显成效,全镇干部群众必须继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确保项目建设。
三、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是顶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一招”;从长远看,通过扶持小微企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招”。为破解小微企业资金难题,全镇将在与浦发村镇银行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贷款融资办法,为帮助小微企业实现政策性贷款,同时用足用活小额贴息担保贷款政策,鼓励创业并带动更多人就业,进一步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破解新办微型企业融资瓶颈难题。
四、拓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重点抓好“西庄商务通”平台搭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工作,注重人才队伍培养,邀请专业人士对农业大户、小规模经营户、回乡大学生进行培训。将电子商务打造成我镇新的经济增长点。用3-5年时间将西庄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产业促进脱贫
西庄镇***建档立卡户共321户868人(五保户39户39人,低保户192户549人,扶贫户90户280人),其中因病致贫173户469人,因残致贫98户244人,因学致贫36户104人,因灾致贫14户41人,贫困发生率为1.74%。
按照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2016年底前,西庄镇在全市率先脱贫。镇党委、政府全面分析全镇贫困现状,准确定位扶贫思路,即:将***工作贯穿全镇各项工作之中,与全镇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树立产业发展是西庄的优势,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意识,用大发展解决大扶贫,大发展解决奔小康,坚决杜绝就扶贫说扶贫的思想,严打懒散致贫风气,做到真扶贫,真精准,实现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打赢***攻坚战。
***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来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来借鉴,镇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及时调整思路,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结合镇情实际全力打造西庄***新模式:
一、在措施上突破12条路径45条措施限制,只要是能让贫困户脱贫,所有的办法都是好办法、都是脱贫措施,都要一齐上。
二、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专户。
三、实行脱贫攻坚大研判机制,定期召开市、镇、村三级包联干部研判会议,做到措施细致,责任明确,时效具体,问责到人。
四、脱贫问责挺在前。镇纪委全程跟踪督查各级干部脱贫攻坚全过程,始终把纪律和责任挺在前面,实行零容忍、全覆盖。
截至目前,通过暖居工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的产业增收、金融支持、光伏扶贫、就业帮扶、社会帮扶、养老托管等措施已有136户428人实现脱贫,其它贫困户正在按照既定方案逐户落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电达)记者昨日从省政府获悉,由国家林业局认定的第一个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现已落户陕西省,韩城市被国家林业局认定命名为“韩城国家花椒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韩城花椒产业园区是韩城...
韩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韩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