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在望时满心期待,庄稼收到家里后却愁眉不展。合阳县城关镇几个村庄今夏收获的部分小麦变成“黑麦”,在街上晾晒连地面也染成黑色。农技专家察看后确认,这是小麦患上了腥黑穗病。
晒过麦子的路面被染成黑色
6月13日,合阳县城关镇大郭村一村民反映,不少村民种植的小麦今年成了“黑麦”。这种麦子不是往常那种饱满的金黄色,而是呈现干瘪的黑色,用手一捏就成了黑色粉末。
“我种地30年了,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呢!”大郭村一组村民张新禄说,他家今年种植了10亩小麦,种子是前年从妹妹家买来的“晋麦47”,前年种了后,去年接着种,谁知今年收回来后全成了这种“黑麦”。这种麦较正常的麦粒小些,干瘪,像鸡粪一样难闻。一组张建虎家种了20亩同样品种的,结果长出来的麦子一样发黑;李巧文家房檐下堆放的几袋麦子,打开后全是黑色的。用手捏一下,手指上残留的黑粉用纸都很难擦掉。在大郭村街头,可以看到水泥地面上有成片的黑色,村民们讲这都是晾晒麦子后街道被染成这样的。
城关镇刘家庄的一些小麦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村主任介绍,全村130户1200亩小麦,近三分之一都不同程度发黑。这些小麦的种子也是“晋麦47”。
多种因素致小麦受病菌侵害
据悉,接到群众反映后,合阳县农业局立即组织植保站、种子管理站及农艺人员前往大郭村调查,确定该村两户村民共11亩约1750公斤小麦染上了腥黑穗病,患病麦粒约占小麦产量的20%。
合阳县农业局副局长李宏介绍,腥黑穗病俗称腥乌麦、臭黑疸,因病粒含有鱼腥气味而得名。此病是一种由土壤、粪肥、种子、农机跨区作业传播,芽期侵染的真菌性病害。病粒内部充满黑色粉末,破裂后散发出鱼腥气味。该病菌对人畜有毒,病粒不能食用,且传播途径多,发病迅速,一个地区发生此病后,如不采取防治措施,3年内发病率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达5~7年,此病传入一个地区后很难根治。去年该病被确定为陕西省补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
李宏解释,合阳县引进“晋麦47”品种时间早,种植面积大,而其抗腥黑穗病性较差。山西省由于此品种病害严重,2008年就将该品种淘汰。合阳县为了增强品种抗性,近年来引进了十几个替代品种开展实验示范,由于丰产不及“晋麦47”,农民不愿接受。今年由于气候等因素,发病有上升趋势。
合阳县农业局局长文辉表示,将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病情况开展普查,并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家进一步分析病情,寻求解决方案。同时拟在媒体上宣讲病害的危害性,动员群众对发现的病菌彻底销毁,减少菌源,杜绝人畜中毒,并制定落实有效防控措施。本报记者 李正善 文/图
链 接
腥黑穗病防治方法
一、选用抗病品种;二、采用无菌种子;三、轮作倒茬;四、药剂拌种;五、高温沤制粪肥,不施用带菌肥料,深翻土壤,精细整地,适当早播浅播,避免晚播深播;六、设法控制农机具带菌传播;七、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防止病菌人为传播。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杨托通讯员梁站立)合阳一女子用手机不慎点开可疑链接,导致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随即其信用卡被盗刷18000余元。经合阳警方全力侦查,成功追回被骗资金。女子突收连串短信18000余元...
合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