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屈荔鹏 通讯员 雷军红 何雪丽
在合阳县城关镇有这样一个大家庭,张水莉一家四世同堂,是一个远近闻名恪守孝道家风的最美家庭,曾先后荣获第八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和全省第七届五好文明家庭。这一家老老少少没有代沟、没有远近,大家都互敬互爱,其乐融融。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大家庭。
四世同堂演绎幸福一家亲
张水莉是这个大家族的孙媳妇。17年前她和康红结为夫妻,从此走进了这个温馨的大家庭。她说:“父辈有姐弟4人,姑姑已故,剩下兄弟3人,爷爷早年参加过抗美援朝,退伍回乡后不久离世,父母及侄子侄女们,四代人共19口人。”张水莉的奶奶今年92岁,老人家身体健康、思想先进、乐于助人、团结邻里,曾多次被推荐为县妇女代表。“奶奶之所以能活这么大岁数,而且身体还很好,完全归功于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和谐气氛!”张水莉说,奶奶特别疼爱孩子,经常按我们的口味做饭菜,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很多时候还跟我们开玩笑,跟奶奶在一起总是特别亲切。
张水莉的公公今年63岁,姑姑去世后,他是家中三个儿子中的长子,小的时候正是由于生活环境的艰苦,使得兄弟们从小就养成了团结互助、敬老爱幼的好习惯。张水莉说:“二爸是弟兄三个当中最细心的一个,对奶奶的爱更是无微不至,奶奶的心思也属他最懂。平日我们都在城里,过年便要回老家。因为他知道奶奶是个爱干净的人,每每过年前,二爸二娘总会早早回家替奶奶晒好被褥,床铺得平平整整,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生好炉子,连炉盖、火钩、火钳都擦得亮亮的,让奶奶一回家感觉到的便是温暖干净。”
“三爸虽年龄最小,但却是性子最拗的一个,听奶奶说小时候曾用绳子打过,却怎么也不肯认错。就这样一个人,长大后却对奶奶极是孝顺。他虽在省城工作,却隔三差五总会带着奶奶喜欢吃的东西回来看望奶奶,坐在奶奶身旁,搂着奶奶的胳膊问长问短,可贴心了。”
在康家,每逢年节就是过幸福,张水莉的同事羡慕地告诉记者:“水莉的公公对子女不是一般的慈祥,经常帮助儿子儿媳做家务,为孩子们做饭,看护孙子等等,是一个满怀温情的父亲。”
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这个大家庭是靠什么凝聚在一起的呢?张水莉向记者说起对她影响至深的往事。“公公曾在教育局工作,为人低调、谦和、内敛,宽容,平易近人。因为奶奶年事已高,却没坐过飞机,他就带奶奶坐飞机去美丽的海南待了一周,让奶奶在享受了美丽的南国风光之外,也圆了一个久远的梦。”
张水莉目睹了公公的这一举动,这在她做儿媳的人生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直铭记在心。她说:“生活中,公公总是教育我们要辛勤工作、要遵纪守法、要团结同事,要勤俭持家,要锻炼身体,要经常学习,力求做一个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情趣高尚的人。婆婆性格直爽,勤劳能干,多年在家开办煤球厂,独当一面,曾多次被评为县‘三八红旗手\’。长辈们的行为给我们后辈树立了榜样,我们也要教育启发我们的下一代孩子好好向长辈们学习。”
邻居眼中的模范好家庭
好家风在康家薪火相传,如今张水莉夫妻婚姻感情更加牢靠。为了让奶奶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张水莉全家人不仅在生活上体贴老人,而且在精神上也很关心她,经常与奶奶促膝谈心,家人也都一有空就回来聚一聚。康家的孙子孙女们基本上都是奶奶一手照看大的,自然都最爱奶奶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奶奶老了,孙子们一个个也都长大了,大孙子孙媳常常利用节假日,带奶奶自驾游;二孙子二孙媳常常给奶奶做好吃的,给奶奶剪指甲、买衣服;孙女们给奶奶买来了金耳环、金戒指,每年除夕夜,奶奶都会收到孩子们送的红包,而那些天奶奶最开心的事就是数钱了,一遍又一遍,满满的都是孩子们给奶奶的爱。
张水莉邻居阿姨告诉记者:“水莉一家给我们树立了好榜样,她的公公、丈夫和她本人都是教师,经常到她们家串门,总是被幸福、美满、和谐所感动。”没读过书的老奶奶令人敬仰,不但常常教育自己的子孙,还会教育邻居家的小孩们要懂得父母的劳苦,不能因鸡毛蒜皮事闹矛盾等。奶奶说,家人从未与邻居争吵过,大小都互尊互敬,有问题出现就及时沟通,心平气和地商讨解决。遇到谁家有困难,康家人都热心帮忙。
因为有着长辈们爱的付出,有着长辈爱的教育,张水莉的女儿在爱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始终用感恩的心回报长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雷魏添通讯员雷军红)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如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日前,由合阳县教育局、环保局联办的“合阳县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在城关中学开讲。...
合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