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新闻 华县新闻 韩城新闻 华阴新闻 蒲城新闻 富平新闻 潼关新闻 大荔新闻 合阳新闻 澄城新闻 白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合阳新闻 > 正文

杨博到底犯了啥罪 陕西湖北河南三地媒体联动追踪报道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6-07-28 11:55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探访时,张四海家大门紧闭

新闻提示

一方面亲生父母寻找儿子杨博(张四海)24年,另一方面杨博也积极寻找生父母十几年。杨博到底在湖北犯了什么罪被判16年?昨天起,陕豫鄂(杨博出生地、养父母居住地、入狱地)三地媒体联动,陕西《三秦都市报》、河南《大河报》和湖北《楚天金报》,揭秘杨博被拐卖、被判刑的背后故事。

湖北《楚天金报》

杨博参与绑架“武汉千万房姐”之女

杨博到底在湖北犯了什么罪被判16年?昨天,湖北楚天金报记者向三秦都市报记者发来《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对张四海等人的判决书》,“当时的案子轰动湖北!”

周桂华(化名)是武汉的一名环卫工,以前曾是东湖村一名菜农,勤扒苦做攒钱盖了几栋房子,拆迁后分得17套房产。她致富后闲不下来,仍然坚持扫大街,媒体报道此事后,她被网友称为“最富环卫工”、“千万房姐”。

2013年11月,江西上饶人吴某在网上看到此新闻,产生了绑架周桂华勒索钱财的念头。他到百度贴吧的“合作伙伴吧”发帖,称“就是要差钱的人”,寻找合作短期暴富的人,要求有负债、会驾驶,适应逃亡生活。

当年11月中旬,吴某找到周桂华的女儿曾某工作的单位,进行跟踪。同时,福建人任某、河南人张四海(杨博)、河北人周某通过网络回应吴某,4人碰头后商议,绑架曾某,向其家人勒索500万元。

铁笼内囚人质 逃亡25小时

2013年12月,骑电动车下班回家的曾某被蹲守的吴某等人抓住塞进轿车。随后,吴某等人开车至咸宁,把曾某转移到事先搞来的面包车上,将她关在车厢里铁笼内,逃往江西。另由逃至湖南的任某给曾某家人打电话、发短信,勒索500万元。

曾某家人报警,武汉警方接警25小时后,赶赴江西将吴某等人抓获,解救出曾某。

东湖高新法院开庭审理此案,4人当庭悔罪。周某、任某和张四海当庭辩称自己不是主犯,且没有对受害人实施侵害。此案经两级法院一审、二审,4人犯绑架罪、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半至17年。

杨博为何会去抢劫?另据了解,他交友不慎,为了还债,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

河南《大河报》

老邻居心目中张四海挺老实

被拐后,张四海在河南养父母家过得怎么样?昨天,河南大河报记者根据判决书上的地址,到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走访。

“他是个老实孩儿。”老邻居说,张四海见人很礼貌地打招呼,也笑,不过,从眉宇间能感受到他有心事。

据了解,张四海养父母家有四个孩子,三个都是女儿。当地人或多或少知道张四海不是养父母亲生的。

张四海的家,铁门紧闭着,敲门没人应。村里邻居介绍,如今,养父母没在这里住,房子由张四海妻子居住,平时上班忙,中午时常去县城亲戚家。

妻子为他哭为他笑 女儿5岁

记者在一位亲戚家找到了张四海妻子李女士,短发的她,眼神中满是感伤。“张四海是直性子,实在人。人挺好,也知道疼我。”

在妻子眼中,张四海一直怀揣着寻亲心事,“他曾对我说过,无论如何都要寻找亲生父母,不想留遗憾。”

婚后,夫妻俩聚少离多。结婚40天左右张四海就“出去挣钱了”,七八个月后回来,在家呆两三个月,又出去……他对妻子说,自己在陕西上班,至于具体做什么,李女士并不知情。再后来,她就听说了张四海出事儿的消息。

“找到了?”当大河报记者把张四海亲生父母老家在陕西渭南的消息告诉李女士时,她眼睛一亮,“替他高兴。”

她似乎明白了,为何之前丈夫常说自己在陕西上班,或许是冥冥中注定,自己的老家就在那里。

丈夫“出事儿”后,李女士带女儿一起生活。张四海入狱时,女儿一岁半,如今已5岁。“孩子经常问我:爸爸去哪儿了?我说,爸爸出去挣钱了,最怕逢年过节,孩子见别人的爸爸都回来了,问她:为啥我爸爸还不回来?”面对孩子充满期待的眼神,李女士忍不住心酸落泪。小小年纪的孩子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等我长大了,爸爸就回来了。”说着,李女士泪如雨下:“我心疼孩子,又可怜孩子,我也非常恨他。希望他好好改造,以后会怎样我不知道,也不愿多想,他把我伤得太深了。”

暂时未能联系上养父母

当年,张四海怎么到了养父母家?大河报记者多方努力寻找,没有见到其养父母本人,不过,从多方了解到的信息中,还原了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

张四海妻子介绍,两人2010年结婚,起初,她对丈夫身世并不知情,后来才隐约感受到家庭氛围不对劲儿。

就在张四海在湖北“出事儿”前,李女士听丈夫说信用卡欠了20多万,急需筹钱“补窟窿”,她曾陪丈夫一起去求公公婆婆帮忙,结果失望而归。李女士说,如今她带着女儿生活,和公婆之间没有联系。

随后,记者多方打听,得知张四海的养父张先生住在淇滨区某村,有村民指着村中一处崭新的两层楼带院落的建筑说,这是张先生夫妇买别人的宅基地,在这里为小女儿建的。记者敲门没人应。

养父母有哪些难言苦楚或隐情?记者离开前,特意通过门缝塞进院子一张字条,说明来由并留下电话,希望张先生看到后能及时联系,截至发稿前未接到对方电话。

本报记者二次探访

患病奶奶坐门口盼孙归

昨天,三秦都市报记者再次来到陕西渭南合阳县甘井镇甘井村。一进大门,87岁满头白发的杨博(张四海)奶奶,坐在椅子上,眼巴巴望着门口。“听说找到杨博了,我这几天每天起床就让他们把我背到这里,盼望早日看到孙子!不然,我怕我撑不了几天了!”家中唯一不知坐牢真相的奶奶说。

与前几天相比,杨博父亲杨国防与母亲张麦香,看起来更加憔悴。“和儿子相认的日子临近却又迟迟不到,心里着急也睡不好,就盼望书面鉴定书早日出来。”杨国防的眼圈红了,老人家最想见孙子,可是90岁,不适宜长途奔波。

刚理了发的爷爷杨喜来忙说:“我可以坐火车、飞机,见孙子呢,我身体能行!”老人看不清字,让杨博表嫂乔月玲拿着三秦都市报反复读给他听。

本次采访时,杨喜来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信息,就在杨博被拐一个月左右,听邻居说是被他亲戚带走了,给他路费他就能找回来。那时,杨喜来病急乱投医,掏了路费,对方回来后又翻脸不认人。后来,又听说有派出所让目击者去指认人贩子,卖瓜子的人、化肥店看大门的人认出了人贩子,人贩子被判了刑,只是有关杨博的事情没有定论。

杨博表哥张先生说:“自从三秦都市报报道后,全国各地媒体都关注此事,我们村里、镇上、市里很多人都知道了,都希望杨博在监狱里好好改造,早日出来。也希望能把人贩子抓住,天下无拐!”

昨天,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与三秦都市报记者取得联系采访了解此事。此前与本报记者联系的重庆晨报张记者,昨天也来到陕西合阳甘井村采访杨博家人。文/图大河报记者蔡君彦 楚天金报记者李光正 三秦都市报首席记者姬娜记者代泽均

合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合阳28亩地撂荒7年2016-08-10 18:50
猜你喜欢:
评论:(杨博到底犯了啥罪 陕西湖北河南三地媒体联动追踪报道)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