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们正在制作丝网花
本报渭南讯(白妮 席苇 记者赵坤)废弃的丝袜随处可见,但它们通常会作为废弃物丢弃掉,但在华县大明镇却有这么一群留守妇女,用一双双巧手,将这些废弃物和几根铁丝及一些装饰品巧妙地组合起来,将之“变”成美丽的郁金香、盛放的向日葵乃至各种瑰丽的艺术品,创造出属于她们的幸福产业。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华县大明镇崔马村“丝网花”制作者马化侠家中,一进门就看见整束的牡丹、玫瑰、百合等“丝网花”摆放在屋内。据马化侠介绍,她家里“丝网花”种类共有40多种,不仅有花朵形状的,还有发卡、戒指、胸花等饰品。
“这个没啥,很简单的,只要会做什么都能弄出来!”采访中,记者不住的流连眼前的“丝网花”,自言自语制作工艺时,马化侠微笑着解释,并现场为记者演示了一番,只见马化侠从拿起一根铁丝,迅速的将其弯出一个环形后,又拿出一个自己提前剪好的丝网,巧妙缠绕在铁丝上,不到2分钟,一个精致“玫瑰花”就出现在了记者面前。
据马化侠讲,她从2013年开始从事“丝网花”制作,起初只有几个种类,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她们每年都能创新几种新品种。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马化侠还和邻村从事丝网花制作的村民徐西芳,将手艺传授给村里的留守妇女。目前在大明镇崔马、下李两村,从事丝网花制作的妇女已有30多人,产品热销华县、渭南一带的城乡。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农村留守妇女从事的简单易学蓬勃发展的新型产业,给别人装点生活,带去快乐的同时,我们也能从制作中享受到快乐,用自己的双手编制幸福的生活。”徐西芳说。
新闻推荐
为了让学生享受科技魅力,体验科学的乐趣,9月23日,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该县城关小学开展了科技进校园活动。活动中,该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师演示了以矿泉水瓶为材料制作的空气动力车、橡筋车的运动原...
华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