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新闻 华州新闻 韩城新闻 华阴新闻 蒲城新闻 富平新闻 潼关新闻 大荔新闻 合阳新闻 澄城新闻 白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华州新闻 > 正文

万晓峰:让“迷失者”回归正途

来源:陕西日报 2017-06-22 07:3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李小鸽程瑾李抒方

五年一次的评奖,全国仅有10名同志脱颖而出,万晓峰站在了聚光灯下。近日,万晓峰被人社部、国务院防范处理邪教办授予“全国防范和处理邪教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想过轰轰烈烈的人生,但要始终认真过好每一天。我想通过我的努力,让那些痴迷邪教的‘迷失者\’回归正途。”万晓峰平静地说。

“反邪教,我要当科普宣传员,更要做一名爱心传播者”

万晓峰是陕西省渭南市防范处理邪教办综合督办科科长。2002年,他从华阴市委政法委抽调至渭南市防范处理邪教办从事反邪教工作。基层的工作经历,让他对邪教危害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是2002年的冬天,他和同事去蒲城县调研反邪教工作,在当地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了一户邪教受害人员家里。瘫痪在床的老人一见到万晓峰就泣不成声。原来,老人30来岁的儿媳妇因受人蛊惑信了邪教,几个月前外出,音讯全无,孙子还在襁褓之中,儿子又要外出打工维持生活,老人和孩子全靠好心的邻居照看。看着眼前泪如雨下的老人,万晓峰眼睛湿润了。邪教竟能让一个母亲撇下亲生骨肉,这也太没人性了。万晓峰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一个好好的家就这么散了,怎么能任由邪教组织如此祸害群众!”

在安慰老人的同时,万晓峰向随同的干部建议,按照规定给这位老人办理低保,做好救助关怀。这件事让他在心里立下誓言:“一定要扫除邪教阴霾,让人民群众生活在阳光下、春风里。”

“在反邪教工作中,我们发现因病入邪、因贫入邪、因愚入邪的现象比较多,邪教组织以所谓的‘救世主\’面目出现,蛊惑了一批寻求精神寄托的群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反邪教工作既要做好教育宣传,也要更加重视群众的现实需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从根本上铲除邪教产生的土壤,切断邪教产生的链条和传播途径,攻破邪教自欺欺人的谎言。”万晓峰总结着他的心得。

说起曾经的邪教痴迷人员许某,万晓峰感到很欣慰。许某原本是一名有技术的泥瓦工,家里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可是却受人蛊惑,沉溺邪教,不外出工作,到处张贴邪教宣传单。在被依法处理后,许某仍然每天呆坐家中习练“***”,见人就宣传其歪理邪说,父母、妻子整天无奈地抹眼泪。

万晓峰决心帮扶他。刚开始许某对他不理不睬,时间长了,许某渐渐接受了这个“陌生人”。他们聊国家大事,聊家庭琐事,谈法规政策、传统道德,谈孩子教育、人生价值。就这样,在万晓峰一次次的开导之下,许某渐渐意识到了“***”的危害,主动上交了偷藏的邪教书籍,表示再不从事“***”任何活动。万晓峰又多方联系,帮助他在附近工业园区找到一份工作。

“万科长,给你说一下,我最近工资又长了,一个月3000多元呢。”许某在电话中难掩兴奋和感激之情。

像许某一样,接受过万晓峰帮助的人还有很多……在做好防范宣传教育的同时,万晓峰对于发生的每一起邪教违法案件,都在第一时间赶赴一线,和公安干警分析案情,比对证据,协调处置,跟踪进度,规范指导。

万晓峰说:“我知道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我只是刚刚出发。”

“机关里,我要做一个实践者,更要成为一个创新者”

在单位,万晓峰除了承担主要的业务工作外,还承担着繁杂的日常工作:内务管理、后勤保障……“时间真是不够用啊,真想脚底下装上个风火轮!”万晓峰调侃着自己。十几年下来,他一次年假也没有休过。

万晓峰提起“华县模式”滔滔不绝。这个模式曾在全国反邪教系统广泛推广和应用。

万晓峰认为,反邪教的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包联华县工作期间,他积极探索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综治、维稳、反邪教工作“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即“华县模式”),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逐镇、村落实到位的工作建议。这一创新做法夯实了反邪教的基层基础工作,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省防范处理邪教办的高度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2011年,全省“无邪教创建暨家庭拒绝邪教”工作现场会在渭南召开,在全省推广了“华县模式”,实现了“有人管事、有人干事”,确保了反邪教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

在基层推广“华县模式”,那么在城市呢?万晓峰充分依托文化建设、法治建设,积极传播正能量。公园电子屏、灯箱广告上有了反邪教宣传标语,电视台有了反邪教公益广告,网络上有了反邪教宣传专栏,手机上有了反邪教微信公众号。

硬件是塑形的,软件才是塑心的。为动员社会力量,他积极筹备成立渭南市反邪教协会并担任秘书长;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全民健身、远离邪教”的群众性活动。令他欣慰的是,在健身辅导点,他经常能遇到经他转化的“***”人员,他们开启了新的人生。

“家庭里,我想做一个好儿子”

“做人一定要走得端行得正。”万晓峰牢记父亲的话。谈起父亲,万晓峰的眼睛湿润了。

万晓峰年近80岁的父亲自从患上严重脑萎缩后,身体变得越来越差,2016年连续住院四次。父亲住院期间,万晓峰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照看父亲,从不间断。

他还记得父亲那次住院的情形。去年3月,父亲被医生诊断为脑出血,住院几天后病情加重,医生要求立即转院。当时他正在召开全市反邪教工作会议,家人一次又一次打电话、发信息催促,万晓峰都回:“马上,马上。”直到会议结束,才向领导匆匆告假。

如今,已完全失去意识的父亲需要照顾。尽管白天有各种繁忙的工作,但晚上他都会去照顾躺在病榻上的父亲,用一个个夜晚的守护,来尽七尺男儿的孝心。

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万晓峰日复一日认真努力地工作,凭借突出的工作业绩,万晓峰先后9次被评为“优秀党员”、2009年记三等功一次,2013年被评为“陕西省教育转化先进个人”,2014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信息工作者”,并最终走到了北京,接过沉甸甸的荣誉奖章。

万晓峰,正如他所说,一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也有着平凡人的烦恼。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任劳任怨地无悔付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开拓,去创新,去帮助,去奉献,使平凡生命发出了最强音。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广大群众远离了邪教侵害,让一个个痴迷邪教的“迷失者”回归正途,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新闻推荐

评道德模范 荐身边好人 路遇车祸 工商干部救出被困司机

上班途中路遇车祸,司机双腿被卡在方向盘与车座间动弹不得,工商干部朱德柱爬进驾驶室剪断安全带、撬开方向盘,将司机救了出来。51岁的朱德柱是渭南市华州区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主任。2016年4...

华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栽植大葱助力脱贫2017-06-15 19:37
猜你喜欢:
评论:(万晓峰:让“迷失者”回归正途)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