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随同杨博12人亲属团从陕西出发,前往湖北沙洋县,见证被拐24年后的一家团圆时刻。您可以关注映客直播:映客号118877103,本报记者将为您现场视频直播。
No.1拐卖杨博的人贩子在哪里
连日来,读者网友针对杨博被拐卖事件,有三大焦点问题。
以“明子”为代表的诸多网友认为,认亲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让人贩子早日归案。“陕西渭南合阳杨博(张四海)5岁时被一颗糖拐走,醒来后就到了火车上,被拐卖到河南,与亲生父母分离24年,如果没有当时被拐的悲惨遭遇,也不可能会出现现在被关监狱的悲剧。那么,问题来了,人贩子去哪里了?当时的受害者如今成了害人者,当时的害人者就可以逃之夭夭吗?”
No.2养父母是收养还是收买
在对待养父母的问题上,网友们的争论也比较激烈。
网友“我是谁”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没有人买孩子,拐卖孩子的人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可以从养父母处入手,问问养子到底是怎么来的?收买和收养完全是两个概念。
网友“明明”则认为,生育是恩情,养育是恩情。杨博5岁时离开亲生父母,是养父母抚养大,20多年的抚养也付出了爱和汗水,一手带大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看见在监狱里的孩子,养父母也十分痛心,就不要过分指责养父母的过失了。当务之急应是生父母和养父母一起去看望杨博,劝说杨博积极改造。
No.3表现好了是否可以减刑
市民吴女士说:“每天关注三秦都市报的报道,看到杨博的身世真是可怜,被拐卖后,从儿童到少年再到成年,心理的阴影一直有,逢年过节甚至在房子里磕头、大哭。看得人心碎。”
市民丁先生称,在监狱内只要遵守监狱里的管理规定,积极参加劳动,认罪悔罪,可以认定为立功表现,就可报送法院减刑。
陕西娃被拐24年,本报记者8月3日跟随亲属团去湖北,今天上午、下午,4日上午现场直播认亲,您可以关注映客直播:映客号118877103。首席记者姬娜实习生刘璐罗展高阳
一颗糖苦了两个家 后续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