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新闻 华州新闻 韩城新闻 华阴新闻 蒲城新闻 富平新闻 潼关新闻 大荔新闻 合阳新闻 澄城新闻 白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渭南新闻 > 正文

唢呐情怀

来源:渭南日报 2017-06-1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史王萍

  我们关于唢呐的印象,似乎一直停滞在婚丧嫁娶的民俗中。嘹亮得足以划破天空的乐声里,藏着无法掩饰的泥土气息。但这“田间地头”的“土喇叭”,如今慢慢从乡土走向城市舞台,从一群民间老艺人手里传到了年轻一辈的手里。冯涛就是带着梦想不断学习追求极致的年轻唢呐人之一。

  拿起唢呐,鼓起腮帮,高昂、嘹亮、清脆、热烈的唢呐声在舞台上响起,声声洋溢着渭北风味。一曲终了,台下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是冯涛,在一对新人婚礼庆典的舞台上演奏《抬花轿》时的场景。

  这样的场景,冯涛不记得到底有多少次了。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在正规舞台上还是户外露天场地,冯涛每次演出都一丝不苟。一把唢呐,吹出了新人的幸福美满,吹出了送葬人的哀婉悲伤,吹出了游子对故土的思恋,也吹出了他自己对唢呐的痴迷与热爱。

  “每一次吹奏,都是饱含着深情,十分敬畏与认真。借用《百鸟朝凤》中台词,‘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是吹给自己听的\’,我就是这种心态。”冯涛,1984年出生于临渭区官路乡张千户村。今年32岁的他,其实已经吹唢呐20年了。别看他年纪轻轻,如今在渭南周边的唢呐圈子里小有名气。

  谈起与唢呐结缘,冯涛说,他父亲就是渭北有名的唢呐手。他从小就把唢呐当玩具,幼年时便在父亲的熏陶下开始吹奏唢呐曲子。天资聪颖加上勤学苦练,12岁时他便能跟着父亲的唢呐班子出门演出了。

  在冯涛的生活中,唢呐就像最亲密的朋友一样,是他永远割舍不下的牵挂。有时,面对有些人对民族乐器的忽视他心里也不舒服,但是对唢呐、对民乐的热情却从未褪色。“有很多人想要一夜成名,但相信也有很多人会默默守候最初的梦想,我愿意做那个守候的人。”

  吹唢呐者虽自命为“匠”,却吹奏着村庄的喜怒哀乐,评判着死者德行。然而,年轻人中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唢呐,就算要学习一门乐器也是吉他或者钢琴,甚至是小提琴。吹唢呐无法维持生计,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爱着唢呐。

  然而唢呐的声音真就不好听吗?年轻人就真不爱听吗?在冯涛看来,其实不然。他说,仅仅是《百鸟朝凤》这支曲子,声音高而且悦耳,模仿的鸟叫声也是惟妙惟肖。由此说来唢呐还是有它存在的意义,毕竟曲子是好听的,唢呐应该走出婚丧嫁娶的老路,走入新的道路才有春天。

  坚守着对唢呐的痴迷与挚爱,冯涛执著地传承着传统文化。现在演奏时,他也尝试着将乐器“土洋组合”,不仅有唢呐、笙、锣等,还增加了电子琴等乐器。唢呐吹奏的曲目也不再局限于之前的传统曲目,还加入了诸多流行音乐元素,从而使唢呐的演奏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新颖,更具时代感。

  “手指、气息与这8个孔一道,就是我们先人吹出千年悲喜音的奥秘。”冯涛说,“唢呐的演奏技巧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两种,口内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两者综合运用,其中有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滑音、颤音、叠音和垫音等。”

  说着,冯涛拿起一把唢呐,随口便吹了起来,唢呐声时而高昂激越,时而清新婉约,时而低沉缓慢,时而欢喜明快……作为民乐外行,记者虽听不出他所吹的曲目,但在短短的数分钟内,也感受到了唢呐的魅力。

  “唢呐的表现力极强,‘人的喜怒哀乐悲恐惊\’无一不能,能把人吹笑,也能把人吹哭。”冯涛如此形容唢呐的魅力,“只要用心听过、接触过,就真的放不下。”

  “唢呐这门艺术,没有几年的功底,是吹不出听得过去的曲子的。”

  “一杆唢呐八个孔,七个音符曲百种。”看似普通的唢呐,能传递出百种乐曲,或慷慨激昂,或温情婉转。跟随父亲学习多年的冯涛,如今也多次去北京,向全国更专业顶级的唢呐名师学习。多年锲而不舍的钻研与磨炼,冯涛的唢呐演奏水平不断提高,技艺日渐精深。

  他不仅擅长吹奏《抬花轿》《喜盈门》《黄土情》《关中情》等传统曲目,通过不断创新,还摸索出含着口哨吹唢呐、远距离运用咔腔吹奏等具有观赏性的唢呐演奏绝活。

  在陕西省电视台举办的一次演出比赛中,冯涛一曲《洪湖赤卫队》博得满堂喝彩,陕西省著名节目主持人、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团长张晓斌现场点赞道“这真是渭北一绝”,并现场评价说,“战斗年月望洪湖,秋风浩渺闻惊涛。唢呐吹奏很绝妙,人虽年轻水平高。”

  对于别人的赞赏和肯定,冯涛除了欣喜,更多地坚定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决心。“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越简单的事情,人们做得越多,反之,人们做得就越少。唢呐就属于后者。”对冯涛而言,喜欢一件事情很简单,但坚持做一件自己钟爱的事情很难,尤其对年轻人来说,要做到像老一辈人那样对民俗文化的坚守,十分不容易。

  “无论如何,我要守住民俗文化的根基,让咱们的唢呐,继续发扬光大,吹出陕西,吹出亚洲,走向世界。毕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谈到唢呐的传承和弘扬,冯涛满脸坚毅与认真。“唯愿我们唢呐匠人不被现实所击垮,坚持自己、执著追求;唯愿我们的社会别让这些可贵的传统文化流失于指缝之间。”

  在冯涛心里,唢呐的传承已不再是坚守父亲的冯家班,而是永远不停止对唢呐的喜爱,并将这种喜爱传给更多的人。

  记者采访完离去,唢呐声又响起,悠远绵长……

新闻推荐

下周 渭南以多云为主 周三到周四有降水过程

华商报讯(记者康菲)昨日,华商报记者从渭南市气象台了解到,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未来一周渭南市以多云天气为主,6月21至22日有降水过程。渭南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6月...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好作风就是生产力2017-06-15 19:37
猜你喜欢:
评论:(唢呐情怀)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