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向东在党员示范棚调研
1996年至2017年,整整21年。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十九大代表、渭南市临渭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兼)贾向东却从未“变”过——没离开过基层党建岗位,就连工作内容也没“变”过。
走进贾向东的办公室,办公桌底下堆着一摞又一摞的学习笔记和剪贴本,随意翻开一本,里面满满都是他的学习心得体会;剪贴本里的剪报整整齐齐,每份剪报上还有勾画,边边角角里也写满了不时迸发出的工作灵感。他说,这些笔记和剪贴本是他这么多年来最大的财富。
故市镇春光村是临渭区的后进村之一,由于村里经济落后,村部常年失修,党员组织生活无法正常开展。一次调研中,贾向东得知该村的情况,看到破烂陈旧的村部,贾向东当即表态,要把春光村的阵地建起来。协调相关部门、争取经费、置办办公桌椅、提升村内基础设施,每一项工作贾向东都揽在身上,三天两头往春光村跑,督促进度、布置村部、指导基层党建,贾向东干得不亦乐乎。之后的两个月里,贾向东连续7次到春光村,与党员交心、和群众谈心,指导村上开展工作,使春光村各项工作迅速步入正轨。如今,春光村已经成先进的典型。
如何把党建与发展巧妙结合?贾向东创新提出了党建引领“1+3”模式。在农村,以党建推动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和产业发展;在城市社区,以党建为主要抓手,推动脱贫攻坚、社区服务和精神文明;在部门机关,借力党建打造机关文化、作风建设和提升服务效能。
在他的全力推动下,临渭区打造了党员示范路段300条,党员美丽庭院767个。在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之际,临渭区全区81个贫困村全部建立了支部+产业公司+贫困户的帮扶模式,23106户贫困户全部被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包联。
去年,贾向东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收获了他从未想过的最大荣誉。但他说,属于自己的党建梦还要继续下去,他还要一如既往地带着光荣与梦想前行。
本报记者石喻涵
十九大代表风采
新闻推荐
“党建+产业”助力精准脱贫 ——鄠邑区渭丰镇渭南村扶贫工作侧记
村干部在生姜基地指导产业发展。图/文郑颜蕤鄠邑区渭丰镇按照“支部强,作风硬,民风正,脱贫赢”的思路,认真落实“美丽人家,美丽乡风,美丽经济,美丽党建,美丽村庄”要求,以区委提出的“班子坚强,队伍过硬,培...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