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第四届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组复赛在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成功举行。
陕西智拓固相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荣获“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初创组”三等奖。
通讯员周微娟
十月寒露刚过,冷空气便侵袭而来。走进渭南高新区,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热情,瞬间便会点燃你的激情,让你感受到这个不断追赶超越的高新区正用如椽巨笔书写着人才的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高新区扎实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和人才优先发展工程,为追赶超越注入新动力,促进了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大批懂业务、善管理的高端人才已然成为高新区创新的主体和主角,是他们挺起了高新区创新创业的脊梁。
政策扶持构筑聚集人才“强磁场”
“人才比黄金更宝贵”,这是渭南高新区领导班子的共识。视科技创新为命脉的高新区人,敞开胸怀,筑巢引凤,致力于打造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新高地。
近年来,渭南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推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特别是中省市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相关政策出台后,结合区情及时出台了《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等系列人才新政,从人才奖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柔性引才、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等方面,形成良好的人才发展政策环境。
走进陕西智拓固相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2017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初创组三等奖”和“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初创组)”的奖牌映入眼帘,甚是引人注目。为什么陕西智拓能在如此高规格的比赛中荣获大奖,总经理孙福告诉记者:“真正的先进制造王者,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并不断自我超越的科创企业。我们在制造领域秉承的理念,正是‘中国智造\’追求的‘工匠精神\’,高端人才就是我们攻坚克难最有力的武器。”
陕西智拓以归国博士为核心,以
”高校博硕士毕业生为骨干、以西北工业大学特聘专家为顾问,实现了行业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目前,陕西智拓已为航空、航天、航海、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核能、太阳能热电、火电、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注塑模具、仪器仪表等诸多领域提供关键技术和产品,制造行业的地位正在强势崛起。
引育并重吹响招贤纳士“集结号”
“区域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博弈。高层次人才是高新区发展的第一动力。拥有了高端人才,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渭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朱忠效一语道出了高新区的人才观。渭南高新区注重以事业发展平台吸引人才,打造适宜人才成长的发展环境。
渭南高新区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建成以来,先后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等3D打印研发团队落户,与中国工程院卢秉恒院士等40余名国内知名3D打印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成了陕西增材制造研究院等4个协同研究机构、激光加工等10个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了国内第一支3D打印创投基金,有力地推动产业化发展,3D打印产业化工作迈入全国前列。
招商引资的过程,是产业版图扩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引智”的过程。像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这样,高新区以新兴产业带动人才聚集和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目前,高新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行业,建成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7个市级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和2个省级院士工作站正在申报,引进200余名高层次人才进站工作,完成新产品技术开发项目180个,科研与工艺攻关项目190个,申报专利660项,为高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渭南高新区立足区内外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创新创业团队,建成集政策、资金、产业等优势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孵化器,采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级孵化体系,对创业人才专门制定了办公空间、创客培训、金融支持等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给予人才良好的创业土壤。
目前,全区人才总量达到2.1万人,其中博士135人、硕士56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21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133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专家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市级优秀人才43人。今天的渭南高新区,人才聚集产生的科技创新力,科技创新形成的产业发展力,产业发展营造的人才聚集力,已然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态势。
强化服务打造创新创业“梦工厂”
“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好的投资。高新区将竭尽全力为人才提供服务。”渭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薛清军坚定地告诉记者。渭南高新区坚持把环境打造作为吸引人才的有力砝码,把搞好服务作为拴心留人的重要法宝,营造创新活力强、创业环境优、服务效能好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梦工厂”。
为了帮助人才实现价值,渭南高新区搭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间的供需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校企对接”、“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人才服务园区”和“大型人才招聘会”等活动,组织用人单位到省市各大院校开展送岗活动,主动为企业新招聘大学生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和流动人才“求职难”的问题。
重赏之下,人才必趋之。渭南高新区设立5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明确对人才的项目支持、资金扶持、奖励激励、生活津贴、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娱乐休闲等保障措施,切实提升了政策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高新区对人才的关怀还远不止于此。为了提升聚才环境,渭南高新区还建成800余套人才公寓,达到拎包入住标准,区内骨干人才均可申请入住,3年内免收租金,符合一定条件的人才在区内购房还可享受总价15%的补贴。下一步,高新区还将筹划建设人才小区,并完善小区周边学校、购物中心、体育运动等生活配套设施,打造人才宜居环境。
以人才带动创新创业,高新区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经济社会发展呈稳中向好态势,在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引领下,人才科技产业融合已成为驱动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四锋记者魏宝宝)10月13日,临渭区第三届“联盟杯”校园足球赛开幕式在渭南市实验初中举行。11所学校、17支代表队的2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开幕式。区教育局副局长乔丰年致开幕词。他要...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