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项目建设是渭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市2018年度综合观摩会正在有序进行,通过观摩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聚焦投资拉动、产业支撑,注重民生兜底、基础先行,一个个产业项目和工业园区快速推进,一批批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深入实施,增添了经济活力,改变了城乡面貌,改善了群众生活,各地呈现出你追我赶、奋斗拼搏的生动实践,发展形势令人振奋。
这再次证明了,项目建设,关乎渭南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承载着广大群众的殷切期盼,更为新时代渭南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要以此次观摩为契机,行而思,观而悟,推而行,把“项目为王”理念贯穿到发展全局,以更坚定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更务实的行动,全力推进项目实施,为加快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要以项目支撑园区发展,引领工业转型。园区是承接产业类项目的主要载体,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五大产业,实施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千方百计引进一批高精尖项目和功能提升项目,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产业园区“升级版”。要注重筑巢引凤,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要素保障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全市各工业园区提档升级,为承接东部地区和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提供优良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要以项目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型城镇化是题中要义。要加快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项目,高标准建设渭东新城、滨河新区,加大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推进交通路网建设工程,提高中心城市聚集度和吸引力。要以项目为引领,引入智慧城市、现代田园都市发展理念,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型县城;持续抓好省市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文化旅游名镇和特色小镇建设,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重点镇的辐射带动能力。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互相学习借鉴 促进共同发展 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第十六届研讨会在渭南市举行
本报讯(记者姚佩)10月29日上午,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第十六届研讨会暨实践活动教育装备资源创新研讨会在渭南市举行。来自全国各...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