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渭南 今日华州 今日韩城 今日华阴 今日蒲城 今日富平 今日潼关 今日大荔 今日合阳 今日澄城 今日白水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今日蒲城 > 正文

陕西脱贫故事 余增民:大棚里“种出”新生活

来源:陕西日报 2019-06-19 08:1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师念

5月29日凌晨5点,56岁的余增民匆匆抹了把脸,就骑着三轮车,载着媳妇姚会玲,去了自家大棚。

一进大棚,满眼翠绿。在足足有1.8米高的藤蔓上,挂着一根根瓜条饱满、顶花带刺的黄瓜。到了早上8点30分,余增民夫妇已拎着竹篮,在长150米、宽10米的大棚里从南到北采了5个来回。

看着300多公斤的黄瓜将来时空荡荡的三轮车堆得满满当当,两口子心满意足。姚会玲告诉记者:“现在日子好多了!以前跟着余增民可没少受罪!”

余增民是蒲城县兴镇化木村村民。2016年以前,余增民家种着10亩玉米和小麦,辛苦劳作一年,收入也不到万元。农闲时,他便去县城的建筑工地打零工,铲灰、搬砖,一天干12个小时,赚30块钱。回想起那些日子,余增民感慨:“苦得太!苦得太!”

供两个儿子读书、给老人看病,余增民入不敷出,只能四处借钱。“拿什么还?”债务压得他愁眉不展、寝食难安。

2016年,余增民被认定为贫困户。在村里帮助下,他得到3万元的贴息贷款。村委会建议他发展大棚种植,余增民很是犹豫:“种了几十年小麦,现在改行能行吗?我没一点技术,万一失败了岂不是雪上加霜。”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专家。没有技术,我们请人给你培训,你就放心吧,只要勤勤恳恳去干,一定能脱贫!”化木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力给余增民吃下这颗“定心丸”。

一切从零起步。整地施基肥时,畦得挖多宽,有机肥得施几种;播种时,要播干种还是浸种催芽后再播;幼苗长到哪种程度才能开始定植;如何插支架、引瓜蔓;病虫害要怎么防治;采摘时是否有注意事项……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没有一点经验的余增民,隔三岔五找其他村民帮忙;一次不落参加培训,把专家的课件一页页地拍下来,反复研究;遇到病虫害,及时拍下照片传给农药店老板;让邻村卖种子的商人将他拉进黄瓜种植户的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听大伙儿讲种植技巧;上网查找提高黄瓜产量的方法……

自从搞上大棚种植,余增民再也等不到天亮,凌晨5时准时起床,日日如此。不仅早出,还常常晚归。很多次,姚会玲打电话喊他回来吃饭,余增民应声“好”,便挂掉电话接着干活。等回到家,一看时间,已是晚上。

“增民有心脏病,胃也不好。白天太累的话,晚上就容易犯病。让他去医院检查,他说一天天忙得哪里能顾得上,让我别操心。”姚会玲的言语里虽然有埋怨,但更多是心疼。

守得云开见月明。2017年,余增民要收第一茬黄瓜了。本来他还担心收成不好,没想到黄瓜长势喜人,有次一天就摘了800多公斤。等到秋天,棚里便接着种芹菜、香菜和菠菜。靠着蔬菜大棚,2017年余增民收入达到5.8万元,这顶得上以往六七年的收入。那年除夕,饭桌上有鱼、有鸡,余增民家第一次把年过得有模有样。

2018年,余增民成功脱贫,还荣获渭南市脱贫攻坚“创业之星标杆人物”称号。现在,余增民还清了贷款,抱上了孙子,可谓双喜临门。

看着余增民家的日子越过越滋润,村里人羡慕不已,纷纷前来取经。2019年以来,化木村新增了10余户发展黄瓜大棚种植的村民,他们时不时就去找余增民学习技术,余增民也乐此不疲。只要说起黄瓜那些事,他就滔滔不绝。

日子好了,心情也好了。张力说:“记得2016年4月,第一次去余增民家时,两口子愁眉苦脸、精神不振。现在整天笑容满面、干劲十足呢!”

明年,余增民打算多承包几亩地赚更多的钱。天道酬勤,余增民相信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英雄的选择 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初心本色

□新华社记者24岁,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31岁,在小家与国...

蒲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致敬,我的老班长2019-06-14 08:12
评论:(陕西脱贫故事 余增民:大棚里“种出”新生活)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