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新闻 华州新闻 韩城新闻 华阴新闻 蒲城新闻 富平新闻 潼关新闻 大荔新闻 合阳新闻 澄城新闻 白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潼关新闻 > 正文

诗经里的树

来源:陕西科技报 2019-03-21 19:20   https://www.yybnet.net/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这首《魏风·伐檀》是高中必背的诗词,每天早读课或大声朗诵,或小声默读,“檀”也成为《诗经》中我们最熟悉的树木。

《诗经》中的檀树区别于现在常用来制作贵重家具和工艺品的紫檀,被认定为我国特有的“青檀”,生长在我国北方,落叶乔木,高达20米或20米以上,胸径达70厘米或1米以上,树皮、枝皮灰色或深灰色,可作书画宣纸的优质纤维原料,用青檀皮制造出来的宣纸,吸附性强,不易变形,抗老化,防虫蛀,寿命长。青檀树木材坚实致密,韧性强,耐磨损,供家具、农具及细木工用材。诗中伐木者砍伐檀树就是为了给贵族们制作马车的车轮。但由于自然植被的破坏,青檀树被大量砍伐,分布区域也在逐渐缩小,现在已经列入《中国稀有濒危植物名录》稀有类3级保护植物。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卫风·氓》),“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魏风·十亩之间》)。桑树,《诗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树木,和檀树一样,桑树木材耐湿防腐,木纹清晰,可制家具、农具、车辕等,茎皮为织布和造纸提供纤维原料,但桑树更重要的用途是桑叶用来养蚕抽丝、织成绸缎。《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对梁惠王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农事诗《豳风·七月》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女子们采摘嫩桑叶、砍伐枝条、蚕儿结茧,抽丝织帛的劳动过程。夏商周时期,桑树是宗庙祭祀时的神木,很多祭祀活动都在桑林举行,“唯桑与梓,必恭必敬”(《小雅·小弁》),“桑梓”也成为故乡的代名词,桑树成为先秦农耕文化的重要意象化符号,显示出其独特又丰富的文化涵义。

除了以上用途,桑树在六七月份结出的新鲜桑葚可供食用,味道甘甜,深受人们的喜爱。

和桑葚相似果实甘甜可食用的树木《诗经》中还有很多,桃、李子、棠梨、梅子等,其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园有桃,其实之殽”(《魏风·园有桃》)中的桃树。桃树,落叶小乔木,花可以观赏,果实甜美多汁,果仁可以食用,品种包括油桃、蟠桃,也有花瓣多样、仅供观赏用的碧桃。我国是桃树的故乡,春秋时期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养殖,桃树在文学中的形象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诗中有用桃花形容女子美丽的“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召南·何彼襛矣》),有用桃木隐喻吉祥如意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卫风·木瓜》),还有形容爱情美好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

据考证,在西周春秋时期,我国北方多个平原地区草木繁茂,其中关中平原的森林最为繁多,扶风、宝鸡一带的棫林,潼关一带的桃林,都为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和百姓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诗经》才能为我们展现出阳光下树木的蓬勃生长,松树、柏树、梧桐、楸树、梓树……一一向后人讲述属于它们那个时代的情感和历史风貌。

(王 晶)

新闻推荐

统筹“中欧班列”区域联动发展资源 建立秦岭国家中央公园 加强黄河晋陕大峡谷生态环境保护……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提交157件提案

华商报讯(记者马虎振)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以来,韩勇、马中平、姜锋、方光华、李冬玉、王二虎、岳华峰等37名住陕全国...

潼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潼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走过柴峪古道2019-03-12 08:48
猜你喜欢:
潼关县戏曲进校园2019-03-17 01:36
评论:(诗经里的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