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芜湖县 > 正文

书香致远 文脉赓续

来源:大江晚报 2021-11-22 00:58   https://www.yybnet.net/

屋脊高耸 曾是古城文化高度

在芜湖古城东南隅,原芜湖市第十二中学(以下简称十二中)校园里,一座镌刻着900年光阴的古建筑——大成殿,掩映在古木林荫里,于静默悠远中散发着隐隐的神秘。

这就是芜湖学宫的大成殿。是当年芜湖文庙建筑群中的核心建筑,也是芜湖古城内规格最高的建筑之一。

芜湖大成殿坐北朝南,为6楹5间抬梁式木结构建筑,面阔16.20米,进深14.12米,高15.8米。正面屋檐下有红底金字竖匾,上书“大成殿”。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大成”一词,源出《记记·学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又见于《孟子·万章》:“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大成殿前有石砌露台,长16.50米,宽10.55米,东西两侧有大理石栏杆围护;南面设五级台阶,以一对石狮分隔成两部分。这种布局,与清代康熙年间颁诏天下尊孔祭圣的统一规制有关。大成殿采用45度角梁做法,是歇山屋顶古建筑四角度高高翘起飞檐的需要。殿内墙体粉白,与漆成红色的木构梁架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文庙普遍采用的建筑风格。殿内的石柱础,尤其是前檐的方形柱础,雕刻细致精美。

据原芜湖市建筑设计院院长刘华星介绍,芜湖大成殿严格遵照当时的营造法则修建,是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活化石”。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大殿屋面为重檐歇山顶,大成殿高挑的正脊两端有螭吻,脊正中有葫芦形宝瓶。对照梁思成1934年所著《清式营造则例》可知,芜湖大成殿不仅规制力求严谨,且具有略高的等级。四个垂脊上,除了垂兽,尚有7个仙人走兽,相比最高等级的11个仙人走兽,这里的规格对于县级大成殿也算较高。由于芜湖离古徽州很近,大成殿的雀替、卷棚顶、木构件透雕等,都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这也是芜湖大成殿独具特色之处。

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原总工程师葛立三认为,作为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在建筑法式、施工技艺等多个方面,是芜湖现存历史建筑的典范,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极高的文物价值。正因如此,1982年9月,芜湖市人民政府公布大成殿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在大成殿采访时,恰逢包括文庙在内的芜湖古城三处重点工程开工之际,据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工程师江义介绍,接下来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大成殿周边的芜湖文庙建筑群进行全面复建,最大限度还原其历史原貌,力争尽快形成以大成殿为核心的芜湖文化旅游新地标。

砖石无语

奠定芜湖人文底蕴

初冬的暖阳穿过树叶缝隙,在大成殿山墙上洒下一片摇曳的光影,让这座从岁月深处走来的建筑平添沧桑感。古老的台阶、斑驳的山墙,还有殿前那对蹲守近千年的石狮,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看惯了多少学子往来其间的身影。风雨和光影,流连在大成殿的今世前生里。

芜湖大成殿是芜湖文庙仅存部分。文庙,又称孔庙,或夫子庙。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最为重要的儒学传承之地。从“庙学合一”以及民众的文化信仰与认同来看,文庙包含着政治、文化及教化功能,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符号、城市文化守望的标志,而且是自有文庙以来士人的精神殿堂。

文庙大多和学宫、贡院等教育设施建筑在一起,即所谓的庙附于学。有时又将文庙

和学宫视为一体,统称学宫或文庙。芜湖的文庙亦是如此。查民国八年(1919)《芜湖县志》可知,当年文庙“东至城根为界,北至北门大街为界,西以官沟沿、龙须沟为界,南至金马门外大河为界”。占地面积达72亩,有一组等级森严、规制极为严格的庞大的建筑群:沿中轴线从南至北,依次为大成坊-泮池-棂星门-大成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东侧则有讲堂-教谕署-训导署-崇圣祠,西侧有斋舍-射圃。按照文庙在西、学宫在东的布局,两者紧紧相依,让以大成殿为核心的所在区域成为芜湖一地文化高地。

芜湖文庙建成以后,屡毁屡建,大成殿也是如此。明崇祯三年(1630)曾大规模扩建文庙,修葺大成殿,并配制了大量的礼器。清咸丰三年(1853),芜湖文庙毁于太平军与清军的战火中,同治十年(1871)重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成殿,总体保持了这一时期的模样。民国三年(1914),“因大殿椽梁毁坏,倾覆堪虞”,鲍实、周弼忠等人呈请筹款重修大成殿。如今,整个文庙建筑群中,唯有作为文庙主殿的大成殿得以保留。

保留下来的还有芜湖的一脉教育。以大成殿为核心的芜湖官办教育芜湖县学继续传承,直至科举废除,县学停办,继之以私立襄垣中学、芜湖县立初级中学。1949年以后,原址改为芜湖师范学校、1969年改为芜湖钢铁厂五·七中学、1972年改为芜湖市第十二中学,直到2009年12中全部搬迁至城南新校区。几百年的书声琅琅,书香弥漫,浸润了每一个在此停留的身影。十二中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冬梅介绍,大成殿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它是芜湖昌明文化的象征,是芜湖官办教育的肇始。十二中全体师生一直将传承历史、延续文脉视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学校搬迁十数年,但对大成殿的那份精神层面上的认同感,今天依然在一届届学子中传承。张冬梅说,学校2001年被评定为安徽省示范高中,借助多种形式和渠道,引导全校师生建立“儒林新韵”文化价值共识,该校的“儒林新韵”校本课程项目已经成为芜湖市特色课程。

十二中学副校长葛国祥介绍,当年大成殿主要用作学校图书馆兼阅览室。这期间,学校对大成殿的保护也是极为重视的。至2007年12中迁址前,有关部门先后于1985年、1997年和2002年对大成殿进行过三次维修,1997年那次维修,葛国祥是学校的总务处副主任。他告诉记者,当时发现大成殿屋顶有一些瓦片脱落,不时地往下掉,加上漏雨严重,于是立即向市教委和市文化局汇报。据时任文化局局长孙栋华回忆,接到学校的报告后,“在市政府领导的关心下,由市文化局、市教委负责的大成殿维修工程于当年7月18日正式开工。由合肥义兴建安古建工程处施工。12月20日完工”。孙栋华说,因为大成殿是文保单位,当时还特意邀请了省考古研究所古迹研究室主任方成达教授担任此次维修的技术总顾问,方教授专程来到维修现场,帮助制订修复方案。

纵观历史,时间风雨兵火,历经近千年,大成殿得以留存至今,固然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但从古至今一直得到一批“身边人”的精心呵护,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

说起大成殿,其东西两侧碑廊内保存的宋代至清代碑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这其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太平州芜湖县新学记碑》、明代《谦卦碑》。此外,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章华国碑》《四箴注释碑》《萧云从墓碑》等。这些碑刻,不仅是艺术瑰宝,也是不可多得的地方史料。

记者 郭青

新闻推荐

不懈努力千里追凶 23年前命案终告破

今年1月29日,芜湖市公安局湾沚分局民警武装押送犯罪嫌疑人李某宝指认现场,记者随行采访了解到,这个今年44岁的男子涉嫌杀人,...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碧桂园黄金时代2021-09-30 02:06
猜你喜欢:
评论:(书香致远 文脉赓续)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