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破难题增活力促发展
本报记者 马顺龙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古浪县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主题,全力破解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
古浪县委积极破解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不强难题,坚持党员选和上级派相结合,调整配备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160多个,选配党组织书记141名,集中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700多名,为251个村选派了党支部副书记。积极破解基层党支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难题,出台奖励政策,每年核选100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每人奖励1500元;选拔10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工资待遇从每月500元增加至1200元;选拔1—2名在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产业富民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兵村党支部书记,参照执行乡镇事业干部工资待遇标准。积极破解基层党建保障薄弱难题,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组织部下拨县管结余党费15万元,各乡镇自筹资金60多万元,协调“双联富民”行动联村单位落实帮扶资金100万元,集中修建了7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整修了44个危旧村级活动场所。积极破解党组织活动不规范难题,制定出台村干部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全面实行村党支部班子和支部书记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制度及“一诺双述双评双挂钩”制度。乡镇全面推行“文建明工作法”,普遍建成了惠民服务大厅,实行涉农事项集中办理。街道社区积极推行“民情流水线”工程,建成便民服务大厅,并组建5个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应急救助、社保代办等服务。积极破解薄弱领域党组织组建率低难题,在农村中小学、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组建党组织173个,在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组建党组织19个,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成立楼栋、楼院、住宅小区党支部16个,将5个社区党支部改设为党总支。
古浪县委围绕重点工作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着力培育“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狠抓项目工作和招商引资,加快“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步伐。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特色经济林4.1万亩、旱作农业25万亩,2万亩设施农牧业建设任务进展顺利;900户群众“下山入川”实施易地搬迁,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争取国家支持项目23项,新开工项目55个。组织2647名机关干部,深入157个贫困村落实强基固本任务,办实事6229件。
新闻推荐
本报古浪讯 (记者吴梦寒 通讯员朱万华)新学期伊始,古浪县横梁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武威市国土资源局为他们送来了价值8万多元的电脑、投影仪等电教设备和高低床。今后,山里的孩子们...
古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