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滩乡的农民群众多数是从古浪高深山区移民搬迁来的,是典型的移民乡。这里的农民群众从山区搬迁到川区怎样脱贫致富,是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最关心牵挂的大事。从2010年初火荣贵任武威市委书记后,就多次来到这个乡走村入户调查研究,同干部群众共商脱贫致富大计,提出黄花滩乡要走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发展路子,积极扩大日光温室和暖棚养殖的数量,走规模化种植、规模化养殖和营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之路,调整生产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林和生态林,实现日光温室、养殖和经济林多赢的产业化发展目标。
近日,记者来到古浪县黄花滩乡采访,深深感受到这个乡的发展变化巨大。乡党委书记买瑞堂说,近三年来,我们按照市委火书记提出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着力培育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产业,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酿造葡萄、红枣、黄冠梨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大幅度提高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全乡已累计建成蔬菜日光温室380亩,标准养殖暖棚6500多亩(户均1.6亩),特色经济林5500多亩。2012年全乡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4670万元,农业增加值40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5元。
在黄花滩乡黄花滩村的养殖小区,每座暖棚里羊满棚,只只体壮膘肥。村党支部书记胡中山说,我家养殖1000多只羊,前几天出售了400多只羊,纯收入17万多元。一年育肥羔羊出三茬,年纯收入最少也在50万元以上。
黄花滩村以“以点带面、户户参与、连片集中、规模发展”的思路,选择条件较好的桥北、桥头、新建等3个组发展养殖业,2010年该村连片建成养殖暖棚390座。其中桥头组暖棚养殖小区在修建时,该组45户群众全部参与了建设,至今已建成标准养殖暖棚150栋12600多平方米。小区现存栏羊8000多只,年出栏25000多只,实现纯收入300多万元,年棚均收入在2万元以上,经济、生态效益十分可观。这样的产业小区规划、暖棚建设标准、品种选育都上了档次,而且增加了科技含量、配套了服务体系,凸显出较好的品牌效应。买入和卖出市场也由本地辐射到了外地,形成了“两头在外”模式,有力地带动了周边村组暖棚养殖产业的发展。桥头组养殖大户樊雄会家的养殖区内,左右两排养殖暖棚有800多只羊,一年的收入有20多万。该村村民范金辉,已建成“双列式”高标准养殖暖棚20座,年存栏羔羊800多只,年纯收入达14万元左右,靠发展设施养殖业走上了致富路。李淮是2006年从该乡贫困干旱山区中岭村搬到了黄花滩村黄花组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和政策性补助,生活较为拮据。2012年,他按照市委火书记在双联富民行动中帮助确定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思路,申请双联惠农贷款5万元,建成了2座养殖暖棚并已投畜,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效益驱动,黄花滩村以暖棚养殖为主的产业逐步壮大。目前全村共有养殖暖棚1104座,年存栏羊3万多只,每养100只羊收入在3万元以上,农牧业收入占家庭年总收入的74%左右。
黄花滩乡大力推广武威市委提出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通过培育推广典型,把各示范点打造成规模大、配套好、标准高、效益好的样板和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全乡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充分挖掘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经验,全面宣传推广,树立标杆,起到“培育一人,带动一片”的作用。如今的黄花滩乡共有规模养殖户3450多户,养殖面积达32.5万平方米,每年新增牧草种植400多亩以上,现有牛存栏1500多头,羊存栏14万多只,草食畜牧业总产值达8000多万元,占生产总值的55%。养殖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成为全乡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全乡有400亩集中连片示范点1个,200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点2个,100亩以上养殖小区5个,标准养殖暖棚6000多栋,现已全部完成投畜。
黄花滩乡在特色林果业建设方面,以改善生态环境、高效节约用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为目标,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规模化发展,突出以红枣、黄冠梨和酿造葡萄为重点的特色林果品种。2012年,全乡完成经济林建设2500多亩,累积完成经济林5000多亩。白板滩村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动员该村枣园组7户种植大户动工建设500亩红枣经济林示范点1处,同时配备了滴灌设施。种植红枣树,首先是节约用水,其次是枣树的抗旱能力比较强,成活率比较高,可以持续稳定增产增收,一亩特色林收益高于10亩农田的收入,还能防风固沙、改善环境。该示范点的建成进一步壮大了本村特色经济林果业规模,并使特色经济林与周边历年铺压的草方格形成立体式的防风固沙防护网,为全县防风固沙经济林建设树立了样板。
在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中,黄花滩乡充分发挥水权水价调节的促进作用,引导群众自觉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优化水资源配置,优先保障主体生产模式用水。依靠科技支撑调结构,强化技术服务,健全和完善农技、林业、畜牧等技术人员包村、包组、包示范点的技术承包责任制,服务到户、责任到人,为经营户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积极探索完善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推进土地依法合理有序流转,突破区域、村组限制,加快推进规模化土地流转进程,积极鼓励各类农业生产组织和种养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政策扶持调结构,通过项目带动、财政补助、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惠农贷款等多种资金扶持机制为设施农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今年,黄花滩乡设施农牧业任务1700亩,目前已落实2110亩,确定示范点23个。特色经济林任务3500亩,目前已完成3750亩。借莫高葡萄酒业公司6万亩葡萄基地及3万吨葡萄干酒生产线建设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实地参观了莫高公司的葡萄园和生产车间,坚定了他们种植酿酒葡萄的信心。在马永公路沿线的麻黄台、白板滩、马路滩等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倾力打造以酿酒葡萄为主的特色经济林示范长廊,目前1500亩的酿造葡萄正在栽植当中,有力地推动了特色林果业向规模、效益方向发展。
今年4月中旬,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在黄花滩乡调研时,了解到这里的农民群众尝到了设施农牧业的“甜头”,目前积极性高涨,建棚需求与日俱增,高兴地说,让农民口袋里有钱胜过千言万语。要全力保护支持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合理开发和利用荒滩荒地,加大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早日致富奔小康。
马顺龙
新闻推荐
省科技厅:反“四风”带来新变化省科技厅:反“四风”带来新变化本报记者李峰经常跑省科技厅的人,能够明显感到厅里有了新变化。这些变化,源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效果。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
古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