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拧开燃气灶的开关,淡蓝色的火苗猛然跃起;放上一锅冷水,很快就烧开了……这是笔者日前在苍梧县新地镇都梅村村民李建国家看到的一幕。他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使用沼气一年大约可节约3000多公斤木柴和200多度电。而这,只是苍梧县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把大力推进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作为“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生态”工程来抓,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提高农民对使用沼气好处的认识,并通过示范带动、政策驱动、服务促动,专门成立沼气池技术服务队,进村入户提供技术指导,认真执行以“国家补助为辅,农户投资投劳为主”的投入机制,对国家补助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该县在农村沼气池推广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行沼气池、卫生厩、卫生厕“三位一体”建设模式,通过“一池三改”,将农村随处可见的人畜粪便进行处理,用沼气取代木材燃料,避免森林资源的浪费,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去年,该县完成建设沼气池2700座的任务,占任务的100%,广大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 (陈春明)
新闻推荐
苍梧法院成功调处一工伤损害赔偿纠纷案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