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是活力的标榜,爱心是生命的希望。你发现了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互助的身影。”
这是苍梧县沙头镇永乐村村民创作的散文诗中的一个章节,也是对该村村民互助中心的真实写照。
“我愿意出一份力”
村党总支书记梁棣康说,永乐村村民互助中心的初衷是将热心村民的爱心集合起来,合力建设新农村。2009年8月,互助中心成立之初就收到80多位热心村民和各界人士的捐款3.2万多元。
永乐村的五保户李盛灿一听说互助中心成立的事情,立即赶到村委办公楼。因为腿脚残疾,他在别人的搀扶下到达办公楼二楼时,已经满头大汗。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的热情,他将100元钱递到工作人员面前,说:“帮助别人是好事,我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
有了爱心,还得让爱心传递下去。村民的热情给梁棣康很大信心和动力,他与村委干部和热心村民们齐心协力,成立了平安、技术服务、调解、敬老和爱幼等9个服务小分队,由热心村民按照不同内容开展服务。
参与互助活动是没有报酬的,还得倒贴时间和精力,但还是得到了近百名村民的积极响应。
“我们不为别的,就想为父老乡亲、为村子的和谐发展做些事情,只要有需要,我们都愿意出一份力。” 李盛灿说。
最近,互助中心平安小分队队长卢锦树与队员们像往年一样,加强了对20多个村民小组的夜间巡逻。他说,永乐村与贺州信都、广东地区毗邻,又有207国道贯村而过,区域开放、外来人员多、治安环境复杂,巡逻行动不容疏忽。
卢锦树自己开了家木材厂,平时打理生意很繁忙,但他已经习惯了在工作之余开着摩托车绕村子到处巡逻:“作为村里的一分子,我有义务为保卫村子的平安出一份力。”
“以前村里的工作都是几个村委工作人员在奔波操办,现在有了互助中心,村里的事情一呼百应,一下子多出几十个帮手。”梁棣康说。爱心互助的号召力是强大的,互助中心成立近两年,已经形成了一个牢固的互帮互助平台,村民们相互影响,进入“和谐建村”的良性发展。
解困释惑促发展
今年7月6日,永乐村塘甫组孤寡老人梁棣昌的家被一棵大树压垮,互助中心敬老小分队立即组织人员帮忙,移走了大树、修补好房屋。梁棣昌感激不尽:“他们平时就经常来看我,给我送来米面油和慰问金,鼓励我好好生活。”
互助中心筹集到的捐款由专门的互助基金会管理,主要用于对五保户特困户及受灾党员群众的救助,对在村中创业、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创业者,以及表现出色的学生及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进行奖励。
在基金会的记事簿上,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互助中心成立两年来,资助和奖励村民群众的详细情况:2009年8月,特困户蔡传森200元、周远生200元,升学奖学金周芳灿500元、邱承全500元;2011年3月,购买米面油等物品慰问10位困难群众2000元……
让村民们倍感温暖的,是互助中心各小分队在永乐村全面“开花”,持之以恒地为村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种养是永乐村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村民们主要种植水稻、迟熟荔枝、砂糖橘、西瓜,养殖瘦肉型母猪、肉猪、山鸡。但是,长期以来村民种养质量并不高。
不过近两年来,这种情况有了根本性好转。互助中心技术服务小分队经常邀请种养专家、科技特派员上门进行指导和培训,并时不时组织村民到本地及外地的专业种养基地参观学习,村民种养技术普遍提高,收入提升了两三成。
互助中心给村子带来了村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改变着永乐村的方方面面。邻里争吵或跟他人产生纠纷,找互助中心调解小分队;要把自家的砂糖橘上市信息发布出去,找互助中心信息流通服务小分队;想参加村里的篮球队、对剧团演出感兴趣,找文体服务小分队……
“互助中心的互助范围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像一个解困释惑的百宝锦囊,为我们解决各种难题。”在永乐村的村民眼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互助的身影。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通过‘农事村办\’,大大节省了我们进镇、进县城办事的时间,方便了很多,这种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的做法,使我们农民得到实惠。”苍梧县新地镇都梅村李达飞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