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开展的“万名医师进千村”活动中,梧州市各大医疗机构通过到基层巡回义诊、举办培训讲座和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支援农村卫生事业建设。图为市红十字会医院医护人员到苍梧县龙圩镇大恩、思念、寨中等村开展义诊活动。(本报资料图)
钟斌明
农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的基本单位,为农民提供便利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笔者认为,随着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建好用好农村卫生室。
政府统筹,
加快农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一是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负担的原则,将农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工作,农村卫生室建设所需的设施配套、维修和培训等资金经费可由自治区政府统筹协调,市、县政府分级配套解决,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卫生室的建设与经营。
二是利用好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尽快启动中央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传染病流行地区的农村卫生室建设。
三是在农村卫生室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应组织相关部门对质量、环境等项目进行严格的考核,经验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
加强监管,
确保农村卫生室的服务质量
一是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村卫生室管理规则,明确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工作职能、执业规则、诊疗项目等要求,推行农村卫生室达标创级工作。
二是加强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明确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的功能定位,强化县、镇、村三级网络的逐级业务指导职能。
三是加强对农村卫生室的执法监督,落实公示制度,并畅通群众监督举报的渠道,确保农村卫生室在定价、用药等方面做到规范有序。
培养人才,
推进农村卫生室的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与中、高等医学院校沟通联系,采取订单式招生、在职培训等措施培养本土化农村医护人才。同时,适当提高边远地区的医疗工作补助,引导和鼓励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卫生室工作,充实农村医疗卫生队伍。
二是完善城市卫生支农工作的长效机制,自治区、市、县医院与农村卫生室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向农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
三是卫生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医疗专家到基层进行业务指导,开展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以提高农村卫生室业务水平。
着眼长远,
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
一是设立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建议市财政每年列支部分经费,主要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农村开展的重大疫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控制处理,以及地方病防治、贫困高危孕产妇抢救救助、出生缺陷干预等项目。
二是落实从事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经费。结合梧州市实际,对承担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可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劳务补助。
三是抓好日常工作,为农民健康提供基本保障。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保证农村公共卫生工作顺利开展,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处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新闻推荐
二次喷药巩固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
苍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苍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