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银妮)11月14日早晨,梧州市区笼罩一片朦胧的雾气之中。据了解,13日至14日早晨,梧州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雾,同时出现“回南天”。14日晨间,中心城区和苍梧县、藤县、蒙山县先后发布大雾黄色或橙色预警信号。市气象台预计,大雾天气还将持续三天左右。
昨天早晨,市区笼罩在大雾中,能见度较低。上班高峰期记者在多个路段看到,不少车辆在大雾中打开雾灯、双闪警示灯,并拉开车距低速行驶。龙圩区居民李小姐晨起到长洲区新兴二路上班,乘车途经西江大桥时发现,江面雾气更浓,桥对岸及江面景象均看不见,近处的建筑物也隐在浓雾中。上午9时30分左右,大雾开始逐渐散去。
据市气象台副台长孙小龙介绍,这次大范围的大雾属于平流雾,一般在凌晨5时左右形成。梧州市受前期冷空气南下影响,地面的温度较低,而近几天南风增强,受南风暖湿气流影响,空气湿度明显增大,且气温明显回升,暖湿气流带来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气。同时,近日各地出现较明显的返潮现象,也是暖湿气流影响所致。
市气象台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未来三天,梧州市仍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全市多云,早晨大部有雾,最低气温19℃~21℃、最高气温26℃~30℃。
气象专家介绍,通常雾气中会夹杂有各类尘埃、病原微生物等不良物质,这种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以呼吸道最为显著。因此,在雾气较大的早晚时段,市民应尽量避免户外运动,外出时最好佩戴口罩,减少吸入雾气中的杂质,避免对呼吸道造成影响。
新闻推荐
本报苍梧讯一把把剪刀伸进枝叶间,一个个金黄滚圆的砂糖橘乖乖地跳进树下的箩筐里……月日,在苍梧县沙头镇精洞村村民钟祥彦的果场内,多个村民忙着摘果、运果,现场一片繁忙而欢快。“我今天是第二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