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曾锦彦)今年以来,梧州市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供销社由单一的购销服务向农业全程综合服务转变,激发了各级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供销系统商品购进总额18.01亿元,销售总额18.93亿元,同比增长都超过10%,实现利润237万元。
据悉,梧州市今年在龙圩区广平镇、大坡镇,苍梧县沙头镇、六堡镇,藤县太平镇、天平镇,蒙山县新圩镇、文圩镇以及岑溪市所有的乡镇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其他非试点乡镇按照综合改革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改革探索。
改革工作开展后,各级供销社在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经营体系、合作方式、农村金融体系、治理机制等方面发力,结合乡镇基层社经营服务网点的改造提升,便民实用的城、乡、村三级供销社经营服务综合平台初步形成,并在区内率先建立完善了市、县两级供销社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建设。2015年率先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的岑溪市,在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土地托管规模化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率先成立梧州市供销社系统首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帮助农户开展线上销售和线下订单业务;水汶镇不仅建立了 “三农”金融服务室,设立农民资金互助会,还成立了水汶富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覆盖社员50多户,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南渡、波塘和三堡等镇与种植农户签订托管协议,服务托管土地面积2105亩,为种植大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菜单式服务”。
改革试点工作推进至今,全市供销社系统在建成较为完善的经营服务网络及完善服务机制的同时,还开放办社、合作经营等模式,建立了综合超市、农资配送站点、农副产品购销点、酒店、加油站、自来水厂、生猪屠宰场等一批新兴服务项目,为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银妮)11月14日早晨,梧州市区笼罩一片朦胧的雾气之中。据了解,13日至14日早晨,梧州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雾,同时出现“回南天”。14日晨间,中心城区和苍梧县、藤县、蒙山县先后发布大雾黄色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