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红卫兵的合影(左为许燕,中为周端花,右为文海源)
?周端花(左)和许燕两人看到以前的照片非常开心。
□本报记者蒋伟华文/摄
1月23日本报三版报道的《30年来,他收藏了上千张老照片》刊登了三张老照片,其中三皇公社知青的老照片已引来好几个老人“认领”,而1月28日,“三个红卫兵”照片中的主人也来“认领”了。
28日上午11点,下着小雨,记者和照片的收藏者马贵希按照事先约好的地点,在乐群小学对面等待。没几分钟,一位撑着伞的阿姨迎面走了过来。
“是你们吧?猜猜我是三个红卫兵中的哪个?”一见面她就跟我们打起了哑谜。
“是中间这个吧?”眼尖的马贵希一眼就猜了出来,阿姨笑着默认了。没过几分钟,又一位骑着电单车的阿姨冒着雨将车停在了我们面前。
“你是最左边这个吧?比照片上胖了不少。”马贵希说。随后记者了解到,最开始来的阿姨叫周端花,稍胖的叫许燕,两人如今都已67岁了。
“怎么她还没来呢?”一阵寒暄后,他们告诉记者,“三个红卫兵”中还有一个叫文海源的没按时来到。数次拨打她电话都没人接。因为下雨,我们来到了一家米粉店边聊边等。
性格开朗的许燕最先打开了话匣。她说,她们三个人原来都是桂林市建筑工程学校的学生,报纸上刊出她们的老照片后,她们的一个老师看到了,就打电话告诉她。许燕随后到处找报纸,找到了那篇文章,看了很多遍,就打电话告诉了周端花和文海源。为了分享照片里的故事,她们联系上了马贵希和记者。
周端花告诉记者,当时她们就十八九岁,是学校宣传队的队员。1967年7月,她们三人和宣传队的几个队员一行7人组队搞“串联”,一路从桂林市区走到阳朔,又走到荔浦、梧州、肇庆、广州等地,每天大概走10公里,一共走了20多天。每到一个地方,她们都得到热情的接待,而她们吃完饭后也为当地人进行歌舞表演。
“走得脚都起泡了。”周端花说,因为每天行走的路程较长,到了休息地还要表演,非常辛苦。但她们没有放弃,一直走到了广州。到了广州后,其他人都走散了,而她们三人由于感情好就一直在一起。广州是个大城市,到了广州后她们到处去参观,了解到不少新鲜的事情。在广州呆了几天后,她们决定返回桂林。回家前,三个人来到照相馆拍了张合影留念,就是报纸上刊登的这张。
“我记得拍照花了9毛钱。”许燕说,当时拍照算是比较贵的,三人都留了一张照片,她跟周端花的照片都还在,所以马贵希收藏的照片应该是文海源丢失的。
“她怎么还没到……”聊着聊着,转眼到了中午12点,周端花一直在拨打文海源的电话,都没人接。怕文海源来了却找不到大家,她还进乐群小学里面去寻找,但依然没找到。周端花担心地说,现在大家年龄都大了,当上奶奶或外婆了,平时聚会的时候并不多,这张老照片让她们三人有了相聚的机会,所以她们非常珍惜。同时,她们身体也多少有些毛病,文海源的脚就不是很方便,她很担心文海源是不是在来聚会的路上出了问题。
原本开心的聚会让大家都有些不安。等到12点半左右,文海源的电话还是没人接,记者只好带着遗憾先行离开。后来记者才了解到,当天文海源并没有失约,她准时来到乐群小学,不过她一直在侧门等候,等了足足一个多小时也没看到大家,加上忘记带手机,又记不得老同学的电话,所以只好返回家里再打电话询问。
“虽然由于意外三个人没有聚齐,但还是挺开心的。”许燕说,对于老照片的记忆她们依然很清晰,现在更多的是希望大家都身体健康,有时间能多聚会,开心地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蒋传顺)近日,叠彩区政协联合桂林市红十字会到辖区农村和社区慰问困难群众,将广西梧州制药集团捐赠的一批价值近5万元的慰问品以及叠彩区政协委员自发捐助的慰问金送到近300个困难家庭中...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