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13446”工作思路,第二个“4”就是打造“四力”新贵港,即打造实力、活力、魅力、给力新贵港。建设“四力”新贵港,为贵港市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建设实力新贵港必须加快产业发展,提升经济实力。今后五年,贵港市要围绕建设西江流域新兴工业基地,实施“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力争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800亿元以上。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区域竞争力较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要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培育壮大骨干企业;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建设西江流域现代农业强市;要培育新兴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取向,打造西江流域商贸物流中心,构建具有贵港特色和持续竞争力、支撑力、带动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各县市区要立足资源优势,明确产业重点,打造产业集群,彰显区域特色,做大县域经济。
建设活力新贵港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和合作。改革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所在。要推进财税、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继续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区域合作,围绕建设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物流枢纽城市、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产业转移前沿基地,突出向东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强化与梧州、玉林的合作,推进梧玉贵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两省区合作典范;扩大对外贸易和交流,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积极引进境外项目、技术、资金,鼓励支持外贸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整合优势产业和技术走出国门。
建设魅力新贵港必须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要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荷文化”品牌,继续举办贵港荷花展,争取承办全国荷花展;重视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文化下乡;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市文化艺术中心,新建或扩建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市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和为贵、诚为本、干为先”的贵港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风尚。
建设给力新贵港必须建立人才机制,推动科技创新。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大研发支持力度,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实施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和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引智引技活动,鼓励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积极培育与重点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以“科技进企业”“科技进社区”“科技下乡”为重点的科普活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动企业质量品牌建设和产品标准化生产。
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主要看气质,主要看品位。城市“气质”的背后,靠经济实力作基础,靠改革化解发展问题,靠文化凝聚人心,靠科技提升发展效率。要提升贵港城市品位,需要经济、改革、文化、科技等方面共同发力,形成合力,才能让贵港的“气质”更具实力、活力、魅力、给力。
新闻推荐
本报梧州讯(记者/康安通讯员/梁少欢)“自从有了暖心书屋,不仅党的方针政策在村里得以宣传,通过书屋里各类有关果树种植的书籍,一般的小病小害按照书本指导就能用药防治。”提起书屋的好处,梧州市长洲区...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