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曾燕 通讯员 吴平)8月26日,由广西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的《地理标志产品 梧州腊肠》广西地方标准,通过了自治区质监局组织的专家组审定。这是该委员会在2016年3月成立以来组织制定并通过审定的第一个标准,也是首个梧州腊肠地方标准。
梧州腊肠起源于广味腊肠,已有60多年生产销售历史,拥有外形独特和别具一格的梧州本地特色风味,远销港澳、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梧州市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梧州腊肠生产企业有4家,年产量约650吨、产值约3200万元。
2008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梧州腊肠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了更好地保护梧州腊肠的质量安全和质量特色,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为生产、贸易、监管提供统一的执法依据,在广西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下,梧州检验检疫局联合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起草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梧州腊肠》,内容主要包括梧州腊肠的定义和分类、保护范围、原辅料及成品质量指标、工艺流程,以及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
新闻推荐
8月24日上午,由万秀区文化馆、中山社区主办的梧州市万秀区文化馆与社区结对共建“人文社区”公益宣传文艺演出活动在市中山花圃小广场举行。演出活动中,万秀区社区艺术团、东山晚霞艺术团先后演出...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