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食品药监部门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行动
本报讯(记者 李玉莹 通讯员 杨洋)当前化妆品种类繁多,其中化妆品的质量问题是广大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今年5月起,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市场秩序,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梧州市食品药监局”)开展了一系列化妆品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从梧州市食品药监局了解到,从今年5月起,该局联合梧州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开展一系列突击检查,重点清查涉嫌未经进口备案、检验的进口化妆品,主要检查其进口化妆品外包装有无中文标签标识、进货渠道是否规范、索证索票及进销货台账是否完善等内容。截至目前,该局共检查三城区进口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102家,检查进口化妆品3747批次,不符合标准1180批次;已立案查处9起,结案5起,涉案金额144184.2元。其中有一起案件被移交公安机关,待进一步查实后再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据介绍,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不合格的进口化妆品,主要存在产品外包装无中文标签标识、经营使用户未能提供产品厂家信息等问题。这些无中文标签的产品大多没有走正规渠道,一般采取“蚂蚁搬家 ”方式运回国,或通过微商、海淘等途径购进,主要来源于广东省。
梧州市处于广西东大门,毗邻广东及港澳地区,许多不法分子将梧州作为非法进口化妆品的重点销售市场之一。因此,该局将根据查获的情况深挖案件,采取跨省跨地区的形式,联合打击违法源头。针对不合规的进口化妆品,梧州市食品药监局已将其立即下架封存,同时通过加大监管巡查力度和密度,督促商家建立健全化妆品的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登记、索证索票、不合格化妆品退市等制度。
9月2日,记者走访了旺城广场、恒泰广场等大型商场以及部分化妆品店,发现旺城广场、恒泰广场的部分进口化妆品店已经暂停营业,而目前仍在经营的化妆品店,货架上的大多数进口化妆品外包装已基本符合要求,具备中文标签。
梧州市食品药监局提醒市民,在购买化妆品时,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化妆品。在选购进口化妆品时,一定要查看化妆品外包装盒上是否贴有中文标识和进口化妆品批文,应结合自身消费需求仔细查看化妆品标签标识中关于产品的用途、使用方法、保存条件、使用期限和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等信息。同时,消费者在购买进口产品时,还应注意查看产品是否标注有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准文号或备案文号,必要时可向销售商索看进口检验报告,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相关文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柳双)今年以来,万秀区以创建“美好社区”为契机,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通过净化、美化、绿化、亮化、便捷化建设,打造“宜居社区”。近日,记者在下冲社区邮电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现场看到,小区的主...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