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节许多地方都会举办龙舟比赛,梧州也不例外。笔者年轻时,梧州的“长龙”的放龙起点在龙圩对开河面的龙凤湾,终点在现在云龙大桥河面,赛程长达15公里。
梧州的赛龙舟是一件万人空巷的盛事。端午节那天,西江两岸人头涌涌,人山人海,观众涌向江边,到河东河西防洪堤居高临下“观龙舟聚首闹西江,看群雄对擂争夺魁”。
每当我听到端午节龙舟锣鼓声响,便想起自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龙舟比赛中,当了十多年“龙证”的龙舟比赛裁判工作。龙舟比赛之前龙舟组委会负责人朱桂炎和“龙证”一起召集所有参加龙舟比赛的龙舟舵手进行抽签选水位,并宣布比赛的规则。为了保证龙舟比赛的安全和有序进行,组委会派出几艘轮船沿江巡逻,还特意从体委人员、学校体育老师、工厂中挑选一些体育积极分子来担任“龙证”,进行赛事执法。
担任“龙证”的条件是要熟悉西江大道,谙熟龙舟比赛规则,身穿统一服装,训练有素,执法严明。每条龙舟都安排一名“龙证”,站在龙舟中间的锣鼓架处,这样既能近观龙舟的运动员,又能看到本条龙舟是否有犯规现象。到了铁顶角、驶马滩、抚河口处,往往容易几条龙舟纠缠在一起争抢顺水线,甚至运动员之间出现恶意相向的现象,此时,“龙证”之间便会大声叫道:“注意勿撞!”“要保持规定距离!”以此保证龙舟不犯规,保障龙舟比赛有序进行。
由于当时是长距离进行比赛,不但赛技术,还要赛体力。当时龙舟比赛,关键是舵手会抢顺水线的技术,抢得水线再加上同心合力,努力拼搏,便会夺取胜利。比赛结束后,按照每条龙舟的名次,第一名龙舟行头游龙到游泳场,领取奖旗和烧猪奖品。
端午节赛龙舟,时值农村夏收夏种农忙季节,就当作是一次“战前练兵”。带着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围观的观众,又能从观看龙舟赛中激发出活力和斗志,这是“龙舟精神”的意义所在。
(黄志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燕如通讯员邓表勇谭庆莲)7月8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正式放暑假。放假前,梧州市各级中小学校通过微信、QQ、校讯通...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