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欧蕾蕾 通讯员 黄晓莉)进入7月,各中小学学生迎来暑期生活。7月3日,梧州市第一实验小学联合梧州市红十字会、万秀区司法局东兴司法所、万秀区公安分局角嘴派出所(合署)等单位部门,举办“防溺水·爱生命”大队主题活动,为学生讲解防溺水、预防毒品等安全知识教育,为学生送上一份“暑期安全大礼包”。
“同学们,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有人发生溺水事件时,应该怎么办呢?”防溺水教育开始前,梧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的志愿者小陈的提问,一下子就引起了场下的同学们热烈讨论。随后,小陈邀请两名同学上台进行场景模拟,一起学习发生溺水情况时,应该如何报警、寻求现场救援等。通过场景模拟,同学们对“遇到溺水事件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万秀区司法局东兴司法所也为同学们带来了禁毒安全知识宣讲。该司法所所长邓冰表示,眼下,新型毒品的“伪装程度”较高,针对小学生而言,拒绝饮用或食用陌生人给予的饮料、食物很关键。“此外,放假期间,同学们也应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进出复杂的娱乐场所,提高警惕之心。”邓冰说,当天,宣讲人员还带来了24种高仿真毒品模型,让同学们看清楚、记仔细,在生活中做到远离毒品。
在当天的活动中,市第一实验小学内梧州日报社小记者联盟的小记者们还对这次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几名小记者准备充分,提前拟订了详细的采访问题。然而,一个小插曲还是打乱了他们的采访计划,原来,他们本想采访开展防溺水知识宣讲的工作人员,但受访对象临时做出调整,变成了进行禁毒安全知识教育的工作人员。小记者们临危不乱,充分运用培训课上的知识,及时对自己的采访提纲做出调整。小记者梁臻儿说:“培训课上,老师告诉我们采访时要围绕主题问问题,因此,当知道要更换采访对象时,我就马上调整了事先设计的问题,改为侧重于禁毒知识宣传教育开展的情况。”最终,几名小记者都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他们表示,这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会尽快把采访到的素材整理好,完成稿件的采写任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纪荣兰)近日,有网友在梧州零距离网络问政平台发帖反映,梧州市富民一路华光巷2号周边临街商铺的多家宠物店占道经...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